生活化实验及素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30马全才
摘 要:高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践,灵活的应用生活化实验和素材,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本文细致探讨了生活化实验和生活化教学素材在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环节和教学环节的应用,为高中教师新高考背景下物理科目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实验;生活化素材;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2017年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全面推进,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教学层面上升到能力教学层面,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想要完成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目标,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备战高考,教师必须加强对生活化实验和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力度。生活化实验及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联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场景和方法。但生活化实验及素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却对物理科目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生活化实验及素材在新课导入环节的应用
物理作为基础自然学科,其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物理虽然比较抽象,但其很多概念、理论、定理和知识点都与生活实践有紧密联系。将生活化实验及素材应用到物理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设计。
例如,《重力势能》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重力势能的了解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生活化问题场景。
场景一:用多媒体设备给同学播放了陶瓷花瓶落地摔成碎片的视频,并提出问题“陶瓷花瓶落地并没有受力,是什么导致花瓶下落并打碎?”
场景二:将粉笔高高抛到空中,观察粉笔上升和落地的过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粉笔上抛的过程中,手要用力气?粉笔下落时,却不需要人为施加外力却能够自然下落呢?”
給出场景并提出问题后,同学们陷入思考。有些预习过的同学,已经能够给出是由于重力作用的正确答案。通过生活化案例的引用,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趁机导入重力势能一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两个生活化场景的引用,圆满地完成了重力势能的教学任务。
这两个生活化场景,均为生活化重力势能比较典型的生活化案例。通过视频播放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场演示实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同学将接下来所学习重力势能相关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意识。
二、 生活化实验及素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物理教材中,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内容比较大。但由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物理课堂的有限课时根本无法完成这些实验。学生实验操作经验不足,会对其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养成带来困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用生活化实验和素材,通过指导和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材料来自制实验仪器,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在课下以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完成课本实验技能训练,让同学在课下实验中能够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光》一章内容教学中,教材安排了很多关于光的衍射、光的干涉、光的偏振等观察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器材上要求不高,但对实验环境却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课堂课时量短,想要带着学生在课堂完成这些实验,是不太现实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成观察实验的任务,我将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相关实验素材生活化,并提前录制微课操作视频,将实验方法教给学生,并给学生安排了课下实验观察任务。
实验一: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该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到现象,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准备了黑色不透光卡纸片、美工刀、玻璃板等实验素材。第一,把黑色不透光卡纸放到玻璃板上,并用美工刀在卡纸上划出间距小于0.1mm的两道细缝。第二,让同学们将带缝的纸板放到眼前,透过双缝观看白炽灯的灯丝。第三,通过观察可以在灯丝两侧发现有彩色干涉条纹分布。
实验二:拿两支铅笔放在眼前,并排靠近眼睛。一只眼睛闭合,另外一只眼睛从铅笔的缝隙中观看白炽灯灯泡(灯与铅笔平行),不断调节两支铅笔的松紧(缝的宽度),可观察到平行的彩色条纹。
上述两个实验其实验素材均来源于生活,学生在身边就能够简单地获取。在演示实验中,学生用手头的材料就能完成观察实验,相比于课本上的标准实验,虽然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但学生却能够在课上和课下自行观察,不仅实现了以实验观察辅助教学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生活化实验和素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总结生活化实验,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晓平.取生活之源 活教学之水——例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2,30(3):11-13.
作者简介:
马全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广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