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应用于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中的价值探讨
2018-10-30朱梅张新娟张庆蓉
朱梅 张新娟 张庆蓉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PDCA循环法应用于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终末护理病案质控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病案等级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乙级病案所占比例相比较无差别,但研究组患者的的甲级病案比例(54%)高于对照组(29%),丙级病案所占比例(11%)显著低于对照组(39%)(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在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终末病案的具体完善情况,提高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程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法;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67-01
终末病案即为护理人员与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的全过程记录,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也是医疗事故鉴定的重要依据[1]。终末病案的书写完整性和正确性关系到整个备案资料的证明能力,因此有效提高病案质控對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以及医院服务质量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传统的质量控制方式主要是终末病案三级质控,具有病案书写不完善以及返修比例较高的缺点,故而本次对PDCA循环法应用于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研究获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医院伦理学要求。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患者,研究组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39.2±18.2)岁,对照组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9.5±18.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标准 研究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终末护理病案质控方法。
1.3.2 研究组 采用PDCA循环法,具体方法如下:从病案的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四个方面对病案进行质量检测。计划阶段为:将终末病案指控的目标传达给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并根据相关工作经验拟定计划;执行阶段则主要包括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并加强参与终末病案指控人员的基础知识培训,确保病案的填写、修正以及存档等操作的正确性;在检查阶段则为对终末病案进行评估,并指出相应问题,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处理方面则为针对前三个方面的实施过程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1.4 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病案的等级分布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资料采用SPSS20.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度,可见研究组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末病案等级分布,可见研究组患者乙级病案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但研究组患者的的甲级病案比例(54%)高于对照组,丙级病案所占比例(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广泛存在着病案数目庞大,终末病案缺失以及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医务人员获取病人的准确信息,从而延误了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而且增加了患者的不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2]。PDCA循环法是一种基本的质量管理活动方法,主要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3]。在科室管理中不断贯穿PDCA循环管理,可以不断解决问题,进而逐步提高病案科管理水平。本次对PDCA循环法应用于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病案的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四个方面对病案进行质量检测,而且通过本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对病案质量的满意度(98.0%)、甲级病案比例(54%)显著高于对照组,乙级病案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但丙级病案所占比例(11%)显著低于对照组(39%),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终末护理病案质控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显著提高终末病案的具体完善情况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临床意义较高,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伟东,高春兴.6000份终末病案的质量监控[J].中国病案,2015,(9):17-19.
[2] 陈丽君,周绍璋,陆玉蕾, 等.某肿瘤专科医院不同科室病案质量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8,(2):34-37.
[3] 邹文.专题质量控制对提高输血病案质量的作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7,(6):57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