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8-10-30尤富仪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育人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方法及育人思想得以创新,国家为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出立德树人教学理念,针对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为指导,鼓励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进程中,提出人才培养宝贵意见,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引导,提高高职院校育人能力。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以期为有效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目标提供依据。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已经广泛进入寻常百姓家中,许多高职院校看到汽车养护、维修、质量检测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使该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以提升,提高高职院校汽修人才就业率,使人才综合素养更加适合汽修企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打造极具导向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思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 搭建实训基地提高人才核心素养

相较于其他类型教育机构,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面向企业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企业满意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才有意义,为此在校企合作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实训基地为载体,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在落实高职院校该专业教学目标基础上,使人才培育成果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校企双方继而得以利益共享。其中,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汽修专业能力为导向,依据企业用人要求并在其指导下构建,同时负责投入实训设备、开发实训项目、投入资金、管理设备资产、推荐工作等事宜,高职院校则负责实训基地日常运维工作,并合理应用实训基地,避免实训基地出现荒废、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需依据自身实训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得以提升且符合企业用人要求。

二、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关注育人进程

学校教书育人与企业经营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平行林立的两条线,为使二者相交,并能携手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需为二者创设相交的节点,“校企合作平台”就是这个节点,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高职院校与企业可秉持平等、和谐、友好原则,对人才培养相关事宜进行交底,使双方明晰各自的育人要求、教育能力,继而能保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稳健运行。基于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先进汽修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可通过合作平台向高职院校实时反馈其对人才的切实要求,引导高职院校完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可通过该平台向合作企业上报其教学实况,使双方处于实时交互、平等沟通的状态,为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成效奠定基础。

例如,企业可依据自身发展战略向高职院校提出人才培养计划,双方经协商得出“订单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企业依据自身對新型汽修技术人才的渴求,给予高职院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创设校企合作型教材,组织教师展开教研工作,旨在制定更具科学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走产教研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在提高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同时,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切实需求。

三、 改革教学方法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高职院校在以往开展汽修技术专业教学实践时,以专业课程为主,以教学大纲为指引,以灌输式、填鸭式等口传心授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被动接收汽修知识的境况,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降低人才培养成效。基于此,该专业教师应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摒弃滞后性育人思想,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校企合作资源,充实现有育人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与合作企业汽修岗位精英携手构建“双师型”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述理论知识,企业汽修工作人员负责讲述实践性内容,弥补以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消极现象,充实学生原有汽修知识体系,为提高其汽修能力奠定基础。再如,教师可借助互联网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针对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汽修技术,教师则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借助图片、视频、声频形式充实现有教材,组织学生针对企业汽修作业实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法具有存储、定格、倒退、放大等画面处理功能,教师在讲到学生较为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依据学生学习表现,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将技术操作重点画面定格、放大,供学生仔细观察,待学生确认无误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应用校企合作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除借助校企合作资源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如节假日、寒暑假、毕业实习等,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在岗实训,给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检验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自身专业学习劣势,为提高其汽修能力予以引导。为使在岗实训活动得以有效落实,教师需结合学生汽修专业学习实况,制定在岗实习项目,并与合作企业协商活动事宜,吸纳企业提出的在岗实训建议,避免该活动影响企业运营,为该教学方略有效落实奠定基础。例如,企业为向学生渗透其企业文化,提高人才培养成效,通常会将学生安排在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身边进行帮、教、带,观摩老员工精湛的技艺,感受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工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先进汽修技术同时,能激发其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润泽下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专业学习效率,在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能提高该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凸显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及育人思想变革价值。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育优质人才重要教育机构,需立足新课改背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思想加持下,积极思考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改革教学方法,妥善应用校企合作资源,开发全新教程,展开教研工作,旨在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产教研体系更为健全,凸显校企合作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尹爱勇,张安东,顾薇.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98-100.

作者简介:

尤富仪,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