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的变化与教学方式的改变

2018-10-30竺家慧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孩子们离不开游戏,区域活动更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之前孩子们都是在玩老师安排好的一系列游戏。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后,现在孩子进行的区域游戏,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老师带领孩子游戏,到孩子自主游戏,老师作为观察者在一旁记录孩子的游戏。

关键词:区域活动的设置;区域活动的改变;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结合对《指南》的深入学习以及对班级孩子的观察了解,我们班的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变。这一过程中,因为参加了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所以我们幼儿园有机会得到很多专家、领导的现场指导。我们也在一直努力,为实现孩子的“真游戏”做出调整。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班级区域游戏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的变化。

一、 区域活动的设置

以前,我们幼儿园的游戏分为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两块,在幼儿园多次培训学习之后,我们将原来的“区角游戏”统一称为区域活动,主要设置六个区域:语言区、美工区、科发区、生活区、建构区和扮演区,其中,扮演区主要是一些社会性交往游戏,比如:娃娃家、医院、超市、小舞台等。

在区域位置确定时,因为是小班,我们更多的是老师的规划预设,考虑到动静分离的原则,我们把语言区、美工区、科发区、生活区放在了活动室内相对靠南面的地方,把南侧的一个小阳台也充分利用起来,设置了舒适的语言区。建构区我们放在了靠近北走廊的办公区,因为有隔断,区域间的影响就相对少了许多,也更靠近了走廊上的扮演区,符合游戏发展的要求。

二、 区域活动的改变

(一) 孩子游戏的空间更大

虽然我们幼儿园是新造的,空间上还是比较大的,但我们觉得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所以,我们去年就进行了许多的调整。比如:大家今天看到的建构区在以前很小,因为这块区域里放了两张大大的办公桌,后来,我们从撤掉一张办公桌到两张全部撤离,我们将办公区的办公桌搬入了午睡室后,这一块区域感觉特别大,也确实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天堂。虽然老师们的办公区域变的狭小,但是孩子们的笑脸胜过一切。

(二) 孩子游戏的自主性更强

经过了游戏精神的洗涤,特别在感受安吉游戏后,我们进行了大调整,将所有的游戏架、游戏柜、游戏材料都收起来了,都放在了“二级材料区”,孩子游戏时,根据需要生成游戏主题、布置游戏场地、选择游戏同伴、摆放游戏材料。刚开始,我们确实觉得这样的游戏和从前不同,似乎孩子们真的开始玩起了“自己的游戏”,虽然游戏中总是觉得挺忙乱的,但我们还是感觉挺好的。可慢慢地,我们发现了问题,因为孩子的游戏水平似乎总是在原地徘徊,为此,幼儿园也组织我们开展的多次的研讨,我們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区域隔断的柜子重新架构起来,在走廊上形成了一个个游戏前没有主题、没有材料的空的区域,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填满。这种方法确实有些效果,但我们还是发现他们游戏中更多是搬弄材料。而且,我们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区域游戏和《幼儿园创造性课程》《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说得很不一样。正当我们纠结的时候,最近我们又有机会得到了张春霞老师的指导,回园后园领导就对我们各个班级进行了调研还组织了研讨活动,因此,我们又进行了调整,我们在保留“二级材料区”的同时,在各个区角里也摆放了一些幼儿需要的材料。幼儿在摆弄各个区角的东西时,也可以去“二级材料区”中取用他们需要的材料。

三、 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观察和指导对于我来说确实感到很难。但是,我也在不断努力去做着。曾看到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这话使我豁然开朗,所以很多时候,我不再着急去指导、介入,更多的是在旁带着我的相机、带着我的小本子去看、去观察、去记录。

对于小班的孩子,我有时也会假装和孩子一样去玩区域里的玩具和材料,边玩边自言自语,不直接和他们发生交往活动。比如:有一次建构区里,李禹锋正在把纸管垒高,可是总是垒不到5个纸管就倒了,李禹锋看起来很沮丧。我看到他有放弃游戏的念头,就坐在他身边,也拿起纸管来垒高,而且一边垒一边说:“我把纸管轻轻地放上去,这样对齐了,再继续……”李禹锋也学着我的样子开始了游戏。

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集体分享和讨论活动,帮助孩子展示成果,获取同伴的经验资源。

我认为,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游戏化的课程改革,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让孩子们更容易也更愿意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索然无味的应试教育,而是更生动、更有趣的游戏化课程。孩子们的童年是宝贵的,每个人都有童年,所以我希望,我的游戏化课程能够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王秀萍.幼儿园领域课程指导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美)黛安、劳拉.幼儿园创造性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竺家慧,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