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矿井地质学课程教改探索
2018-10-30张海涛冯松宝
张海涛 冯松宝
摘 要:矿井地质学是一门将经典地质与煤矿生产紧密联系的学科,结合宿州市煤炭城市的现状,对宿州学院矿井地质学进行教学改革,主要从课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手段以及打破传统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着手,使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更加偏重于实践方面,以满足宿州学院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由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矿井地质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一、 引言
矿井地质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地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集地质研究和煤矿生产实践于一体,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煤矿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地质问题,如地质构造、地应力与地热、矿井水害防治措施以及矿井瓦斯治理等,总的来说矿井地质学就是针对伴随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与规律,研究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及措施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偏重实践教学。
二、 调整学时分配,优化教学内容
该课程理论课时共48学时,无实践学时,首先存在教学内容繁杂而课时过少的问题,且已有的学时分配也很不合理,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针对这种现象新版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一门矿井地质学的课程设计,以此来缓解传统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方面,对于传统的地质学内容如地球概况,构造及古生物地层学等知识都有专门的课程,就不在课堂上一一叙述,讲述的内容更应该具有该课程的特色,如现今地质领域比较火热的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或者更加实用的矿井水害防治及储量计算等。总之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传统地质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地去教学,而不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原来的知识,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自成一体的课程设计可以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放手实践,独立的课程环节会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开消化,最终有助于更好地将两者融合入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三、 结合办学定位,改革教学手段
宿州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既然是以应用为主,那么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就不能适应学校最新的办学定位。在教学模式方面,该课程一直以来都采用理论教学为主课外作业为辅的方式,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作业学生往往产生应付心理。针对上述现象,现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展开变革,把从前理论讲述部分保留,增加课堂讨论以及野外实践环节,并将平时自己参与的一些科研项目的内容融入其中,如在讲解矿井瓦斯治理时要求学生课下先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制作专题PPT,最后分组抽取代表上台汇报,以该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例如联系当地煤矿企业,争取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作业也不能完全是传统的书面作业,必须与现今科学发展相结合,从书面作业向电子作业过渡,改良教学手段,使之更适应现今教育形势。
四、 编写特色教材,打破传统考核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备课授课要参照它,学生学习也要参照它,教材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矿井地质学课程的教材往往过于陈旧,根本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速度,并与普通地质学使用的教材过于类似,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完全没有针对性。面对这些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特色教材的编写,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删减了与传统地质学重复的部分,比如增加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绘制以及储量计算的部分,减少古生物地层及构造的知识,使教材更偏重于实践。
该课程对本科生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而最看重的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与老师交流的主动性以及课外学习的独立性全都无法体现,形成了学生应付出勤和作业来换取平时分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考核方式中重新分配比例,平时成绩占30%,其中出勤10%,作业10%,课堂发言10%,另外30%为学生实践情况,包括课内实验、现场实践学习和分组专题讲座三个部分,各占10%,最后期末理论考试40%。与传统的考核方式相比,增加了技能和实践部分在考核中的比例,排除了学生突击考试、应付学习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配合意识,做到了特色教材、特定专业、特殊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五、 展望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标志就是能学以致用,具体到矿井地质学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熟练操作仪器以及解决实际的矿井地质问题。对老师的要求则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因此在今后该课程的教学中更要孜孜不倦,积极探索更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英海,曾勇,朱炎铭,等.《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0,1(23):66-67.
[2]徐宏杰,胡寶林.“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索[J].2014,4:119-120.
[3]高莲凤,张振国,韩秀丽.《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74-76.
[4]曾勇.“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5(6):15-16.
[5]童柳华.“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研究,2009(2):37-38.
[6]鞠玮,汪吉林.地矿类高校煤矿地质学教与学现状与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7(8):56-58.
[7]高迪,孙变余,郭变青.非煤矿主体专业的“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3(3):77-78.
[8]凌超发,黄飞.关于《煤矿地质学》新教材建设的思考[J].陕西煤炭,2015(2):141-144.
作者简介:
张海涛,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学院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冯松宝,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