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教师教学计划的认识

2018-10-30何敏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师

摘 要: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脚本,了解教学计划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本文描述了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地关系,教学计划与教师专业成长地关系,以便了解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教学计划的特点,加深对教学计划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师

一、 引言

教学计划即为教师在课堂行动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師教学判断与选择等的活动。教学计划是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活动的完成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活动对象。研究教师的教学计划决策有助于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二、 课前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1970年美国的约翰·扎霍里克做了第一个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实验研究。他将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附近4所郊区学校的12位四年级老师随机分成“做计划的教师”和“不做计划的教师”两个组。并且给“做计划的教师”提供包含行为目标的内容纲要的教学计划。对于“不做计划的教师”,只告诉他们有一个小时的教学任务要完成。扎霍里克发现,不做计划的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见解更敏感,他们鼓励学生思考。由教学经验论证可得,如果取消教学计划,会造成教学活动过于随意,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标不能完美地完成。因此,教学计划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生成具有保障和制约的双重性。在我国,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时,与教学相关的是教学计划的重点,其次是教学的对象及教学评价等。对教学相关要素的排序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但并不是教学计划越详细越好。有研究表明,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教学计划的详细、教学计划的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教案是教学计划的书面形式,是教学计划决策的外显。教师在自身的内隐的教学理论及其自身思维习惯的影响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所做出的一系列的判断与选择的预设活动。书面计划影响后续的互动教学活动,也是在上一次的教学活动的反思下进行的。教学计划对教学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的概括和设计,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的结构,学生学习的兴趣,机会,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内容的覆盖,教学重点活动等。教学计划并不能对教师教学活动所有细节进行预测和预估,它只是教师所完成的教学活动的“脚本”,是对教学活动的预估与假设。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思维习惯,教学信念,所以,哪怕教师面对的是同一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对象,做出的教学计划也是不一样的。适当地教学计划有助于高效,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 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预测与预估,反映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计划与教师专业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教学计划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开始之前,要了解教学目标,不仅要解读知识目标,还要了解需要完成的能力目标。在目标的解读中,教师不断加深对于知识点,知识之间的网络结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等的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教学计划除了要了解目标,还要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阶段的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特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入手解读学生特点,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学习能力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学习与创新。不仅有助于教学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说课”是有着中国特色的表达计划过程和进行交流的方式。在我国广泛开展的教师校本教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计划过程,体现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测、教学评价等的认识。也反映教师建构教学活动的心理图式,是其思维品质、教学理论的外显。通过“说课”,教师既表达了计划的过程,也表明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内容。进行“说课”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判断与教学选择展示出来与其余的同事、专家进行交流,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改善。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其余的人也可以从“说课”的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发现亮点,发现其优点,纳为己用。或者发现其不足之处,反思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四、 教学计划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说课”是教师进行备课的一种方式,而备课也只是教学计划的过程。教案则是教师教学计划的书面形式,是教师教学计划的外显,只是教师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教师的教学计划并不能等同于教案的完成。

教师教学计划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教师进行教学计划时,既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成绩等客观情况进行分析,也要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判断。进行“教什么”“教谁”“怎么教”“为什么教”等一系列的追问。

教学计划大多存在与教学活动之前,但并不是只存在于教学活动之前。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实施的脚本,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大体是按照教学前的计划去实施的。当教学活动中出现教学意外时,也会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改变教学,在改变的过程中也会对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指导教学活动的完成,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会对教学计划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反馈进行教学评价,再根据教学评价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下一次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因此教学计划与整个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李昕.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计划决策的个案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2]张朝珍.教师教学决策研究—兼论教师经验主义教学决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曹雅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何敏,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师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最美教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师如何说课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