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研究

2018-10-29安红伟杨禄衡

创新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河南省模式

安红伟 杨禄衡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文献梳理,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即组建起点高、体制机制更灵活、专注科技前沿价值链,更专注于市场价值导向的科研探索,以求形成产业化。但是对比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河南省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模以及建设路径依然比较滞后,结合河南省发展实际,未来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须在人才引进、政策扶持、转移转化机制上持续发力。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5-17-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5.004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new R&D; institu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larif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D; institutions, namely high establishment starting point; more flexibl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focus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rontier value chain, and focusing more on market value-oriented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form industrialization.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astal region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new R&D; institutions in Henan Province are still lagging. Combining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make continuous efforts on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 support, and transfer and conversion mechanisms. .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new R&D; institutions; mode

新型研發机构作为一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与传统的研发机构相比,大多采用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在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更具活力。这种新型研发机构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1-2]。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在于遵循市场发展运行规律,不断破除束缚创新创造的传统观念和体制弊病,积极利用产学研高度合作的方式方法,集聚各类高端优质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载体功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造潜能。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支撑和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是有效弥补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缺失环节的有效举措,是创新“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科技“新业态”。

在国外,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而在国内,广东、江苏等地作为先行先试者、国内科技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涌现出了华大基因研究院、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大批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强的新型研发机构,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东部沿海地区新型研发机构的成功探索,为全国推广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累了经验,为全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3-4]。

2015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6 号)指出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2017年4月24日,科技部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国科发创〔2017〕104号),提出要培育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队等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共同体等新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经济大省,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产业战略升级,须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在河南省各级部门重视度不够,特别是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沿海地区相比。因此,须借鉴沿海地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经验,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河南省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并给出相应的建设模式建议,最终推动全省科技工作的发展[5]。

1 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研究与评价

1.1 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研究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但是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新型研发机构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上与传统科研院所大不相同。曾国平、林菲(2013)通过对深圳市首批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有以下特征:①机构定位和宗旨上的创新。新型研发机构更注重的是前沿研究,并将具有产业前景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做大量的基础研究。②组织运行机制上的创新。研究机构虽然仍是“事业单位”,但其运作模式更多地趋向于企业化运作管理,做到去行政化。③与传统的研发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并更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不是“孤军作战”的状态。④引入资本因素,重视商业开发。传统的研发机构更多地关注研究领域内纯粹的研究成果,不在意研究成果的科技转化工作,而新型研发机构则实现研究成果与科技转化相结合,研发即面向市场,着力于商业开发。夏太寿、张玉斌等(2014)通过对6家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认为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的政府导向、治理模式的去行政化、体制机制更加灵活、产学研高度结合。具体到协同创新机制而言,本文认为新型研发机构在投入、收益、运作、用人、考核、激励等机制上,相较于传统研发机构更具活力,但新型研发机构仍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6]。

综合分析来看,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就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组建起点高,目前的新型研发机构基本是创新团队、知名科研院校或者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②体制机制更灵活,新型研发机构更加遵循市场规律以及科技创新规律,管理体制更高效;③专注科技前沿价值链,更专注于市场价值导向的科研探索,以求形成产业化。

1.2 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研究视角

1.2.1 国家层面。在国家这一层面,国内的学者更关注于新型研发机构宏观层面的研究,如发展背景与意义、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研发模式等。林巧宁(2014)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意义:一是在经济上,新型研发机构能够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二是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支持上,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更好地助力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发展。陈宇山、陈雪(2015)通过分析近年来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有关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文件,指出新型研发机构是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并从内涵界定、政策扶持、建设路径给出了建议。丁明磊、陈宝明(2015)通过对美国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从稳定的政策支持、清晰的功能定位、研发渠道支持与项目管理机制4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以推动中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

1.2.2 省级层面。学者主要关注于新型研发机构在国内各个省份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沈超、郑霞(2015)通过对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现状与功能定位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在推动广东省产业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改善创新环境与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朱建军、蔡静雯等(2013)通过总结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指出了江苏省推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必要性,并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提出了“5新”要求,即新的定位、新的功能、新的投入主体、新的政府支持手段、新的运行管理机制。孙正心等(2015)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其他城市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指出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过于滞后,不利于上海产业机构的升级,并对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措施[7]。

1.2.3 案例研究。通过对典型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研究,探讨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发展机制等内容。董建中、林祥(2012)通过对深圳华大基因、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等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的“三发”一体对于破解深圳市科技经济“两张皮”、提升科研创新效率、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有巨大的作用。谭海斌(2014)通过对江苏两家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探讨了其在江苏省内的运行机制与建设模式[8]。

1.3 简要评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受到国家各个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将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格局,以求促进国家科技进步,提升国家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而国内更多的是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先行摸索、先行试点试验,从而呈现出“自下而上”的倒逼改革格局。因此,探索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建设模式,不仅是为河南省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战略支撑,而且能为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经验。

2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现状与障碍

2.1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现状

河南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首次提出是在《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豫发〔2015〕13号)文件中,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以新型研发机构来推动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随后河南省多部门通过发布政策文件,推动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26号)、《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豫发〔2016〕27号)、《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6〕5号),通过政策扶持来推动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除了政策扶持,河南省还对通过审核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资金奖励。例如,首次申报成功的新型研发机构,省财政按照不超过近三年当地政府投入和其他发起设立单位投入的1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以后每年度按省财政相关规定进行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此外,在省、市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中也会给予一定支持。

截止到2017年底,河南省全省的新型研发机构共计34家,其中省直单位5家、郑州市7家、洛阳市6家、开封市3家、新乡市5家、濮阳市3家、济源市2家、许昌市1家、漯河市1家、鹤壁市1家,明细如图1所示。

2.2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障碍

近两年,虽然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比珠三角、长三角还有很大的不足,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障碍。

2.2.1 科技力量布局制约协同发展。通过图1可以看到:一是,目前河南省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三市,从而制约河南省整体创新环境的培育,不能形成科技创新全省联动的局面;二是,目前河南省的新型研发机构更多地集中于河南省的科研院所以及大型国有资本企业,而与新产品创新转化更密切的中小微企业在整合资源上完全处于劣势地位;三是,目前河南省的新型研发机构虽然有企业,但是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基础性研究,在转移转化、市场化方面没有实现“新”突破。

2.2.2 政策引导尚未形成合力。虽然河南省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都是零散的文件,缺乏一个极具规划性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导致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随意性;另一方面造成公共研发平台缺失,從而导致新型研发机构没有形成一个创新力量联盟,带动辐射作用较弱。

3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路径及培育策略

3.1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路径选择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通过借鉴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先进经验,再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可以采取混合式的建设模式,融合政府主导、高校科研院所主导、企业主导等三大模式于一体[9-10]。

在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初期,可以采取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可以在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更好地吸引海内外知名科研院所来河南省落地。一方面,政府应做好服务配套工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推動科技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搭线架桥,实现科研院所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对接,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铺垫。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对接,让企业实现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同时,科研院所要对企业做好技术辅导工作,而政府则要对这些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助其打开市场,从而更好地推动全省企业的创新发展。

3.2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策略

3.2.1 做好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工作。要想实现全省创新发展大突破,人才是第一要位。面对行业紧缺人才,大胆突破现有体制实行“双轨制”,对于高端人才一方面给予编制保障,另一方面在薪资待遇上突破体制限制,可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激发高端人才科研的积极性,推动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政府则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能够让引进的人才留得住、做得好。

3.2.2 细化新型研发机构扶持政策。目前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需要建立容错机制,由于科学研究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建立起科研风险基金,对于真正由于搞科研而失败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补偿,打消科研人员心中的顾虑。另外,要拓宽新型研发机构的融资渠道。新型研发机构的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政府扶持、企业资助外,还应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海内外社会资本,而非局限于极个别渠道。

3.2.3 建立顺畅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是新型研发机构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规模,从而辐射带动全省科技经济发展,这亟须建立顺畅的转移转化机制。通过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一站式获取,从而提高科研成果信息发布与获取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国屏,林菲.走向创业型科研机构:深圳新型科研机构初探[J].中国软科学,2013(11):49-57.

[2] 夏太寿,张玉赋,高冉晖,等.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13-18.

[3] 林巧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意义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4(24):14-15.

[4] 陈宇山,陈雪.国内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举措和动向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43-47.

[5] 丁明磊,陈宝明.美国联邦财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举措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5(2):109-112.

[6] 沈超,郑霞.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J].广东科技,2015(10):24-27.

[7] 朱建军,蔡静雯,刘思峰,等.江苏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36-39.

[8] 孙正心,顾光青,陶纪明.上海新型研发机构案例调研分析[J].科学发展,2015(1):98-106.

[9] 董建中,林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6):28-32.

[10] 谭海斌.国内典型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探析:基于两案例调研分析[J].安徽科技,2014(4):24-25.

猜你喜欢

河南省模式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