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直肠癌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29周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卡培靶区直肠癌

周爱华

直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肿瘤, 近年来, 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是直肠癌的重要治疗方式, 通常情况下, 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癌症晚期及术后复发, 很多患者在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1]。针对晚期直肠癌及直肠癌复发患者,给予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 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了提高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 本文在2015年2月~2018年1月选取本院老年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 各20例。对照组患者男 13例 , 女7例;年龄 65~82岁,平均年龄(73.72±5.73)岁。观察组患者男12例, 女 8例;年龄67~83岁, 平均年龄(74.82±6.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 使用负压带固定体位, 通过CT扫描盆腔定位, 并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上传扫描图像。在三维重建图像上划分临床靶区、计划靶区、肿瘤靶区及邻近重要器官, 临床靶区由肿瘤靶区外扩8 mm,计划靶区由临床靶区外扩10 mm, 重要器官外扩0.5 mm。采用4~5个适形野照射, 95%的等剂量曲线包括计划靶区, 靶区处方剂量为 5 次 /周 , 2 Gy/次 , 在 6~7 周内完成 , 计划靶区边缘总剂量为 56~60 Gy, 肿瘤靶区边缘 64~70 Gy, 肿瘤中心 80~102 Gy。

1.2.2 观察组 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口服卡培他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 国药准字 H20133361), 1000 mg/m2, 2 次 /d, 治疗 14 d, 停用 7 d, 21 d 为 1 个疗程 , 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并且4周未出现新病灶为完全缓解;患者肿瘤消退≥50%, 4周未出现新病灶为部分缓解;患者肿瘤增大<25%或消退<50%为无变化;患者出现新病灶或肿瘤增大≥25%为病变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生活质量, 包括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 评分越高, 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害2例, 占10%;白细胞减少2例, 占10%;手足综合征3例, 占 15%;腹泻2例, 占 1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观察组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害1例, 占5%;白细胞减少1例, 占5%;腹泻1例, 占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857, P=0.0384<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66.53±5.33)分, 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66.88±5.29)分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084, P=0.8360>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为(69.23±2.44)分, 对 照组躯体功能评分为(68.31±2.19)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49, P=0.2172>0.05);观察组物质生活评分为 (65.23±1.45)分 , 对 照组物质生活评分为 (65.37±1.52)分 ,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980, P=0.7680>0.05)。护理后 , 观 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96.55±3.78)分, 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6.43±2.11)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851,P=0.0000<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为 (94.67±1.27)分 ,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为(82.22±2.5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4226, P=0.0000<0.05);观察组物质生活评分为(96.46±2.48)分 , 对照组物质生活评分为 (77.46±2.55)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3.8877, P=0.0000<0.05)。

3 讨论

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导致直肠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直肠息肉,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安全[3]。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很多老年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 耐受性较差, 多半不能耐受手术, 并且由于直肠与盆腔结构和内脏之间的缝隙较小, 导致手术视野小、手术范围狭窄。针对不同周期的肿瘤细胞, 通过放疗及化疗, 能有效对其进行灭杀[4]。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直肠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卡培他滨是一种氟尿嘧啶类

口服化疗药物, 其特点为对肿瘤细胞活化、三步激活机制,在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5]。直肠癌患者服用卡培他滨后, 肠黏膜能直接吸收药物, 起效快。卡培他滨对放疗敏感度能起到积极作用, 使肿瘤内药物浓度提高, 进而使正常组织内药物浓度降低, 既减少了不良反应, 还有效提高了治疗安全性, 并且使用较为方便, 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当前,三维适形放疗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6], 能进行准确的立体定位, 选择有效的治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准确度较高, 且具有重复性, 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应用于直肠癌治疗中, 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直肠癌患者体内高剂量区和肿瘤临床区与三维适形放疗分布形状比较相似, 减少了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 减少了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 , 效果较好[7]。因此, 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直肠癌, 能发挥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提高治疗安全性。综上所述, 给予老年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 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较好, 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卡培靶区直肠癌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