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架起感悟的桥梁

2018-10-26宋银翠

新课程·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积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宋银翠

摘 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言的积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基于小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对语文学习中的很多事物不能准确理解,而对语言的感悟不是简单的文本分析,须是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明一个人语文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从语言文字、优美句子两个方面论述积累对语文学习感悟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阅读教学

一、积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对感悟的重要性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对学生说:“语文需要多阅读,多感悟才能领会文本的言外之意。”那么什么是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呢?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指的是学生通过接触语言引起某种思想、情绪的变化,进而领悟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再次论述了阅读积累对语文学习(主要是写作)的重要性。我们在平时语文学习中多阅读就读懂了魏晋诗、盛唐诗、晚唐诗、宋代诗的特点;读懂了是雪莱的风格而不是拜伦的风格,也读懂了浪漫飘逸的李白而不是沉郁顿挫的杜甫,这就是语文阅读积累的结果。为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有很好的语言感悟能力。下面从语言文字、优美句子两方面论述积累对感悟的重要性。

二、语言文字积累中对语言感悟的重要性

俗话说:“胸无点滴墨,怎能下成文。”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强调语言文字积累的学习。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积累,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这充分说明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常强调“这个故事里,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多好啊”“这里有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这篇课文有个特点,白乎乎(ABB)、明明白白(AABB)这类的词语用得很好,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这其实就是教师在告诉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对写作(主要指遣词造句)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文人都非常讲究语句的精练,例如,贾岛诗句中到底是“僧推”还是“僧敲”在文学界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更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让后人传诵学习。古代诗歌崇尚用词的准确与凝练,而在现当代文学中,这些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例如,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中,文章主要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出小嘎子顽皮、机灵、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当笔者问:“这里用‘虎势儿一站一词体会到什么样的嘎子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师生研讨分析,一个“勇敢、自信、威风、聪明机灵的嘎子”就活灵活现地站在师生中间。

三、优美句子积累对篇章段落感悟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中除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外,还要积累那些优美、感人、励志等的句子。优美、感人、励志的句子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一篇好的文章留给人们的可能只是故事的梗概和一个道理,但优美的句子不但能让人们记住作者和篇目,加以引用来教育别人,而且能在人群中流行成为至理名言。

例如,林海音的《窃读记》,文中有一些优美的句子:“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这里写出了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告诉读者身体成长需要营养,通过吃饭来获取营养。心灵和思想的成熟,需要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和营养。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对句子的积累就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全文,所以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名言警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也有利于促使他们对文章的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做好摘抄工作,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如浮光掠影般并不能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记,因此,做好摘抄就显得尤其重要。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科,还是一门人文的学科。它包罗万象,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家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或者对人们有深远影响的话题等都在语文范畴内。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如果只注重语言文字,而忽略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很难培养出一个个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学生。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平时常见的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语言积累的来源。老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如果能在指导方面做好导航,那么积累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那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体会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综上所述,知識在于积累,积累让人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积累增加人的阅历,丰富人的感情。在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优美句子的积累必不可少,只有通过语言积累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感悟生活。积累是学习语文对语言理解的前提,在语言积累的基础去理解语言文字,积累就能为语言理解架起感悟的桥梁,引导人们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王福波.让感悟在阅读与写作间架起一座桥梁[J].语文教学之友,2005(8).

[2]罗平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J].课外语文,2018(1).

猜你喜欢

积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