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课堂兴趣化
2018-10-26邱晓宁
邱晓宁
摘 要:探索数学中如何融合多学科、多情趣、多能力培养的教学,揭示数学教学并非是单调、枯燥的,而是丰富多彩,富有人文性。将数学这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相补充,能将数学课堂引入生动活泼的境界,使学生课堂兴趣最大化,收到较好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效益
被称为自然科学之父的数学,仿佛一直跟单调的数字、抽象的图形、无止境的推演才有关联。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也随着知识的加深而加大,进而造成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改变数学课堂的单一化、抽象性,使之具有丰富性、形象性、具体性和情趣性呢?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多学科知识,值得探索一下。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课标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数学,形象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新奇有趣的直观形象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投其所好”挖掘数学中隐含的新、奇、趣、美,包容多学科知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融合新闻知识、生活趣事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来达到吸收新知识的效果。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介绍有关的新闻知识,有趣的游戏,难忘的事件等等。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感兴趣时,容易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轻松地掌握有关知识。例如:讲有理数时,介绍数学新闻:1994年11月颁发《强制性〈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要求所有1995年7月1日以后的出版物,都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标准规定0属于自然数集合。这样就加深了对0的认识。
二、融合笑话或谜语,可活跃气氛,同时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注意力会更集中。适当的笑话或谜语是营造轻松愉快课堂氛围的催化剂。例如:在讲因式分解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笑话,还可适当地插入谜语等。如:擦去三角形的一条边(余角);时刻准备上战场(等角〈斗〉)。
三、融合日常生活的见闻
讲二次函数时,举例:打乒乓球时,乒乓球飞行的路线是什么样子?斜抛小纸团,该纸团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如果你要打中预先设定的目标容不容易?如何能恰好命中目标呢?这些曲线都是抛物线,这一条条美丽的曲线能用数学式子来表达,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不是很美妙的事嗎?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二次函数。这样打开探索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学生能窥视里面璀璨夺目、美不胜收的瑰宝,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四、融合生物知识
在讲几何知识时,联系动物知识。如:动物的数学才能:蜘蛛的“八卦”图案美丽而精确,即使人们用圆规直尺也很难画得如此匀称准确。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地迁徙,而且排成“人”字形,这人字形的角度永远是110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
五、融合历史知识
学习正负数时,介绍世界上有关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史料,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书中明确提出“正负术”,用正负数来表示收入与支出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的开方,介绍我国古代算经《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关于开方法的史料,古代数学家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研究处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真了不起,树立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融合艺术、美育知识
在艺术、美育中感受数学的美。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和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物体。有各式各样的平面图形组成的优美平面图案,如纸币、剪纸、花布、书画等;有形状各异的立体物体,如苹果、树木、建筑物、各种产品的包装箱。由此可见,数学中的各种几何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然如此,我们就要从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不同的方向,多角度地去观察它们,了解它们的特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你玩过折纸吗?一张纸片能折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如飞机、小船、千纸鹤等,这多有意思。可是,你明白平面图形怎么变成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又是怎么展成了平面图形的吗?你在课间玩过三角板的旋转吗?你是否想过在旋转时形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数本身是无形的、抽象的,把它们在一条有形的直线上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表示出来,就增加了数的直观性。数轴上的点、线段和直线是“图形”,用它们表示“数”就把图形和“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数形结合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探索数学的真、挖掘数学的奇、感受数学的美,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并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那么,课堂效益将大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建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学周刊,2016(29).
[2]曹玉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