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体悟,升华
2018-10-26苏建军
苏建军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深入理解阅读学习的原理,合理使用阅读教学策略。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观察与思考,从阅读指导、真实体悟、能力升华三个方面就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文字是传达信息的高效载体,这决定了阅读是个人获取精神食粮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更要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度阅读获取知识、提升素养。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形式化和工具化的倾向,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收获重视不够。本文正以此为关注对象,探讨扭转这一现象的对策。
一、提供有效阅读指导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是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职能之一。教师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阅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更充分地发掘和利用文本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
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提供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素有教材中心化和教师中心化的弊病,整体性的课文文本常被机械性地分开,教师在阅读指导时使用的语言也多为专业文学评论术语。这样的阅读指导方式有违自然的阅读规律,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从长远看来,还会伤害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心理距离。以小学六年级课文《山雨》为例,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常使用的方法是将本文划分为“雨前”“雨中”“雨后”三个部分,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与每一个部分对应的信息。相对应地,课堂进度也被划分为三大段,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赶环节、赶进度的现象。这样的教学结构虽然方便了教学,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感。值得注意的是,篇章划分仍是义务教育階段中十分重要的阅读教学手法,但是教师要用更具有情感性、启发性和审美性的方式去划分篇章。以本课文为例,更合适的划分方法是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分为“期待雨”“欣赏雨”和“回味雨”三个部分。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合理的阅读指导框架,学生才能够从课文中提取丰富的信息。
二、注重获得真实体悟
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个人化行为,学生从中获得的应当不仅是标准化的知识碎片,还是基于内心情感的真实体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从浅层向深层过渡的过程,在深度教学中经常发生学生与教师思维难以对接的现象。有关字词的锤炼、课文的主旨、作者的情感等深度教学内容,尽管教师投入了许多精力讲解,学生却仍然难以产生深刻感触,这与教师的讲解方式以及学生对语文课堂形成的刻板印象有关联。当学生习惯了形式化的讲解方式,便很难透过陈腐的语言把握鲜活的本质。
以三年级课文《理想的风筝》为例,理解主人公刘老师在风筝上寄托的理想是本课教学最关键的目标之一。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说明“风筝是刘老师理想的寄托”,学生往往不明其意。本课的一大难点是要使学生对刘老师的内心能够达到感同身受,因为学生与刘老师的生活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往往不易产生同理心,也就无法获得阅读的真实体悟。教师要善于使用富于情感的语言,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身体不便所带来的艰难以及笑对生活所需要付出的勇气。当这一大教学难点被克服后,学生才能够产生真实的阅读体悟。
三、通过阅读自我升华
语文教学的基本结构是围绕阅读设计的,大纲的生字词、汉语语法的要点从课文中提取,审美素养、写作能力与相应的道德情感也通过阅读指导获得。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升华素养与能力,而非仅仅为学透、学精某一篇文章。这里所指的升华主要是高阶能力的升华,如审美素养、写作能力和道德情感等。通过阅读升华高阶能力,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丰富课堂信息量,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课文中有大量珍贵的文化信息值得教师开掘,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第二是开展有效的以读促写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实用写作技巧,借用阅读攻克写作教学的难关。第三是以一篇课文为中心,引导学生接触课外阅读资源。课外阅读能够提升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素材,是小学阶段阅读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语文课本将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的课文编辑为一个单元,体现了知识类聚的原则。教师应将这一原则进一步应用于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课外文本材料,实现自我的能力升华。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必须以高质量的阅读教学为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指导,并关联学生的生活真实让学生获得真实体悟,同时,以阅读材料为中心,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并让学生通过接触更丰富的课外教育资源实现自身能力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8):92-96.
[2]王蕴枫.从读中来 到读中去:小学语文阅读“四读教学模式”简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