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实真新深”五方面培养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2018-10-26刘春霞
刘春霞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可以说是一项最有分量,同时也最有难度的教学活动了。许多初中生在面对基础知识和阅读题目时能够得心应手、下笔从容,但是一旦面对写作,便会“理屈词穷”起来,无话可说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便有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是真正到了写作的过程中仍然是缺乏逻辑性,整体结构出现混乱,语言空洞无物。初中阶段的主要写作体裁是记叙文,在此从“小实真新深”五个方面对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小实真新深;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接触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主要写作的方向也是记叙文。新课程标准中进行此种文体规定的主要原因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水平都比较低,因此通过记叙文的写作来强化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写作技法的讲解,也进行了大量的构思方法的讲解,但是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作文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采取有效策略,对學生进行充分的指导。
一、当前的初中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问题,第一种就是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无从下笔,对题目审视良久,思绪已经流转了多时,可就是不知应当从哪一个角度落笔,不知道应当如何开头,如何展开思路,如何收尾,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另一种情况就是看到了题目之后,思维活跃运转,下笔极快,洋洋洒洒,但是最后的文章却缺乏逻辑性,思路散漫,结构失调,让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究其根源,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事物观察不深入、不细致
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心理、思维、意识、理念发育不成熟,直观形象思维占有优势地位,缺乏生活经验,不懂得细致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即便是有了观察的意识,也仅仅是走马观花一般,会把许多细节忽略掉。此外,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的指导与启发意识,导致学生不懂得应当对哪些细节进行关注,也不懂得应当如何把握事件记叙过程的重点所在,因此让读者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例如在以《我家的高科技产品》为题目的写作活动中,题目是这样要求的:现如今,知识发展迅速,科技的更新换代正在急速变化,许多运用高科技制造的电子机械产品也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电冰箱可以随时报告食物的质量、内部的温度;电视机可以连在云端看电视、玩游戏;VR眼睛可以让我们体验虚拟现实;扫地机器人可以定时清扫,让妈妈不再劳累。同学们,你家又有哪些高科技产品呢?请以《我家的高科技产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介绍一款你家中使用的高科技产品,并说说围绕着它,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不少于600字。从这篇作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细致观察到的一个事物进行详细描写,并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来对这个事物的具体功用进行明确地介绍,只要学生能够把整个事件叙述清楚,学生的记叙能力和观察能力就可以得到完全地展现了。再如很多学生家中都添置了VR眼镜,学生也都使用过VR眼镜,但是却没有形成深入了解VR眼镜的意识,不能对VR眼镜的具体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的学生对VR眼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不能分清其功能的主次顺序,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入手进行描述;不懂得该用怎样的语言,不懂得使用哪些事情去描写使用VR眼镜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不懂得“高科技”这个词的具体含义,更不要说对高科技进行更加详细、具体的描述了。
(二)没有形成科学良好的逻辑思维,对道理把握不清楚、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有许多的语言可以表达,有许多的素材可以使用,有许多的视点可以入手,但是就是不能把这些写作的素材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写出的文章语无伦次,条理性极差,让读者读过之后一头雾水,不知所言。这种现象,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能把事物按照逻辑顺序表达清楚所致的。仍然用我们上文提到的《我家的高科技产品》一题为例,一名学生家中购置了一台VR眼镜,如果学生对其进行介绍,记叙佩戴VR眼镜可以让人欣赏360度的电影,可以为人们带来多种的新奇的视觉效果体验,记叙这台眼镜买回家之后,爸爸首先对说明书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了解了相关功用和使用方法,然后再教给妈妈和“我”使用方法,我也通过佩戴VR眼镜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只要把以上内容介绍清楚,就完全可以形成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记叙了爸爸把VR眼镜带回家之后就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下边的行文了,还有的学生虽然把一系列的事情都写了出来,但是没有条理性,没有重点描写,因此读者读完之后还是对VR眼镜没有一个明确的感知,对其高端的技术还是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对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从更加细微的角度做切入点,比如自己是如何使用VR眼镜看电影的,视觉效果体验如何等等,就显得重点突出了。
二、从“小实真新深”入手培养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具体实施
(一)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细致、不深入,是因为学生的观察不认真造成的,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较少,对人生的感知不够深入,生活经验匮乏,所以即便他们想要进行观察,也不知道应当从哪些角度入手,不知应当关注事物的哪些方面,不知道进行何种程度的了解才算是真正的深入了解;此外,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从众现象,人云亦云,因此写作的内容非常容易出现雷同。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的指导,需要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具体步骤,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个环节。还是以上文的《我家的高科技产品》为例,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的指导: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VR眼镜,主要包括VR眼镜名称的由来,具体的功能有哪些,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哪些便利性;其次要了解VR眼镜的工作原理,懂得为什么它能给人带来如此新奇的视觉体验;最后是“怎么做”,爸爸妈妈买这个VR眼镜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进行哪些操作等等。明确了以上内容,再让学生从其中选取一个细微的切入点进行描写,进行一个完整的事件的记叙,并总结出通过这个事件所要阐述的道理。比如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有一天回家,我看到爸爸头上戴着一个奇怪的东西”,然后通过“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来说明这个产品的具体信息,再通过“我拿过来体验了一下它的功能”来说明自己在使用时候的感受。这样以小见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引导对于这种高科技产品全部信息的介绍,达到让整个文章自成体系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我们对事物认知的过程,一般会经历一个从初步认知,到产生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否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才会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才能对外界的事物不断地加深了解。初中生一般对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了解,所以在对事物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够切实深入进行观察,也导致学生的观察趋于传统,不能够从更加新颖的角度进行感知与了解。还是以上文的《我家的高科技产品》为例,在刚刚接触到VR眼镜时,我们可能只把它当作一种用来观看3D电影的工具,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我们就会逐渐了解到它还可以用来玩游戏,因此它的定位就变成了一个游戏机。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它还可以用来进行模拟环境的创设,于是它又变成了一个功能更加先进的播放器。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发现它还可以接驳外接设备,让我们体验更加身临其境的5D效
果,因此这时候我们发现它又变成一个游戏机了。
(三)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篇文章想要打动人,成为一篇佳作,就必须具备足够的真情实感,必须把这种情感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在对初中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指导学生深入感悟人生的道理,但是不能急于求成,不是让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写出一段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人生哲理才算成功,而是要指导学生在不断深入感知生活,不断增加生活体验之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作文中去。例如在《我家的高科技产品》中,VR眼镜让许多科幻电影当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变成了现实,因此教師就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佩戴VR眼镜时的真实体验描述出来,并把自己使用过后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学生出于偷懒心理,或者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会故意套用一些网上的专业资料,而不注重自己去亲身体验,这样写出的东西即使再精彩,也没有生命力。因此,要想写好记叙文,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去真实体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的写作才有意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掌控,对学生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进行全面启发,当学生遇到写作的困惑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有效的写作技巧,经过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经过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明瀚.浅谈初中生作文写作[J].课堂教学,2015(5).
[2]林淑胜.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内课外,2013(1).
[3]翟红艳.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困境问题的研究[J].语文教学,2012(7).
[4]郝身崇.以课文为范例,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浅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4).
[5]李陶坤.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策略的应用特点及干预[D].河南大学,2010.
[6]曹向民.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