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形成语感,思考形成能力

2018-10-26罗世兴

新课程·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诵读统编教材语感

罗世兴

摘 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教材在编写上专门设置了两个单元的古诗文学习,充分体现了教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特色。文言文古诗词是引导学生传承古代文化,品味文言魅力,培养审美情操的载体。但学生学习文言古诗词也存在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较困难,作者思想和文章写作背景较陌生等障碍。因此,文言古诗教学应该从抓诵读入手,培养学生感知文言语言的习惯。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分析、比较、审美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鉴赏古代文学素养,实现教材编写的初衷。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言古诗;传统文化;诵读;语感;思考;能力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从总体上看,教材与七年级教材保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都由6个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习内容组成。具体而言,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又有很多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其中开始独立编排专门的古诗文单元,体现教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特色。第三单元选文为古代诗文中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和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强调了文言古诗教学注重诵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先来看本单元三篇课文的教学案例:

第一位老师执教的是南朝陶弘景的山水写景散文《答谢中书书》。一开始老师检查了《三峡》一文的词语的意思,其中重点检查了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突出了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和学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四个环节:1.齐读课文,把握文言主要内容;2.小组交流,读出文言描写风物;3.分析课文,结合文本理解词语;4.联系背景,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四个环节突出了文言古诗教学的重点。

第二位老师执教的北魏郦道元的《三峡》。这节课老师设计了两个学习目标:1.复习夯实基础,主要是引导学生翻译课文,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一句译一句,学生理解比较细致,教学效果较好。2.结合练习分析课文,主要结合练习一中体会写景的顺序和好处,突出写作顺序由写作内容决定的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训练了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词句含义的能力,在理解的同时思考文章写景的特色,充分抓住了文言教学理解思考能力训练的重点。

第三位老师执教的也是《三峡》一课。在这节课中,老师借助三峡美丽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同时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背诵任务。然后开展小组学习,重点提出四個讨论的问题,包括对文章内容景物的把握,景物特点的概括,结合字词分析,作者情感表达等。这节课以训练学生背诵课文为中心,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了文言教学应该重视诵读的思想,学生完成任务

较好。

记得尤炜老师在八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时提到文言文教学时应有的思想:文言和白话,古人与今人的差异是一种资源,要把握古圣先贤的典范。传承古代文化,品味文言魅力,培养审美情操。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回想从前教学文言文的经历,对于文言诗文教学有了一些体会。

一、钻研教材,体会作者意图

文言产生的时代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语文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应该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文本。特别是了解作者和作品在那个朝代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意图,确定教学点(连自己都不大容易弄懂的地方),设计学习任务、活动和学习要求。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类读的习惯,要有教一篇文章到教一类文章的思想,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注重言语,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是文言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对文言词语的理解上,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在理解文言词语、结合文本直译句子上多想办法,让学生初步达到能读懂文言大意的目标。建议文言词语理解可以让学生结合一些工具书和文章补充的知识来学习,同时文言词语的理解不要单个独立抽出来解释,而应该把词语放到文本中去理解,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同时注重积累,从而达到学习言语的

目标。

三、熟读成诵,形成文言语感

文言诵读形成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让学生读书,大声朗读,形成语感,养成读文的习惯。同时,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和教材相关的文言诗词篇目来读,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文言诗文。

四、善于思考,培养鉴赏能力

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较高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也不难,关键是要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学会分析、对比、联想、归纳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文本理解文言内容、体会作者意图、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等文言鉴赏能力。学会采用比较、迁移、类推、提炼、创造等学习策略阅读文言,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志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2]陈雪琴.主题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2018.

猜你喜欢

诵读统编教材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