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语文阅读“教”与“学”视界有效整合的路上

2018-10-26王慧敏

新课程·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与学整合中学语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的“教”与“学”视界中,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学”是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阅读“教”与“学”的整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与学;整合

教学的本质关键在于教师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基础上的。语文阅读中的“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关系。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阅读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

结果。

一、顺学而教,师生共读中披文入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可能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距)顺学而教。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与阅读内容,采用师生共读的模式,有感情的阅读开头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增添感情色彩,学生在情感环境中感受阅读,与文学作品的作者感同身受,更容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例如:《驿路梨花》一课的阅读,阅读同一篇文学作品,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角度是不同的,学生往往会被文中的故事所深深吸引,而教师会从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式的写法与朴实民风的角度进行理性阅读。因此,师生共读中,教师的阅读基调更接近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清文章线索中分析顺敘中运用追溯往事的写法,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思考标题“驿路梨花”的双层含义:一层表达的是自然界美丽的梨花;另一层是盛赞心灵美的梨花姑娘。并以象征的手法,通过自然界梨花的洁白芬芳比喻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教师的情感信息传递出作者修身正己的优秀品格,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同时也会得到提升。

二、以学定教,自主阅读中随文入观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阅读环境,才能帮助学生激发阅读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把,在自主阅读中展开想象力的翅膀随文入观,感悟文学作品文字魅力与情感内涵,才能做到在读准字音、准确停顿、饱含情感中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爱莲说》一文的阅读中,语文教师首先搜集与莲相关的诗词作品:宋朝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朝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以图文形式制作一个PPT课件,学生通过观看与阅读,逐渐进入莲的美景观看中。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在诵读、译读、品读、背读中学习技巧、理解文意、赏莲美德、把握情感。对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阅读中体会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感受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做合一,对话阅读中析文入境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形式可以结合创编表演剧,让阅读在表演中的旁白与对话中完成。整篇文章通过析解成多个角色,呈现出阅读教学的别样精彩。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体会阅读内容,在课文的模拟环境中理解其文意来更加直观、清晰、透彻。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这是一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叙事散文。文中深情的语言描述中,无不诉说着作者对劳动妇女与年幼时时光的深切怀念。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舞台剧,其中的角色根据课文中的人物分别由学生扮演,学生在改编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性的分析,揣摩每一个角色当时的心理状态与对话的口气。在鲁迅先生的眼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讲,没有长妈妈就没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所以,这四本书就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以致得到《山海经》后,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感受鲁迅先生在全文字里行间中表达出的对阿长纯真美的热爱与悼念的情感历程。通过表演,不但学习了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而且领悟到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综上所述,行走在阅读“教”与“学”的路上,“教”与“学”需要以顺学而教、以学定教、教学做合一为出发点,采取师生共读、自主阅读、对话阅读等阅读模式,才能达到披文入情、随文入观、析文入境的阅读效果,从而可以有助于学生将在阅读中遇到的新知识,与已知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促进新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中,发掘出文章中隐而未发的思想观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孙燕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2018(2).

[2]李新军.初中语文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6(4).

[3]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7).

作者简介:王慧敏(1981—),女,汉族,本科,辽宁北票人,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第三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猜你喜欢

教与学整合中学语文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