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建构
2018-10-26陈鹏德
陈鹏德
摘 要:很多学生由于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需要记背很多东西,无法融入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等原因对文言文学习非常排斥。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认为:当前的文言文课堂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以上教学误区,可进行客观原因(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环境、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和主观原因(学生原因、教师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树立正确的文言文学习观;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主动的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文言知识的积累。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的困惑;原因;策略
从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到现在已经近六年了,可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对文言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总觉得现在学文言文也用不到,需要记背的东西又那么多,而且我们与当初的那个时代又有很深的隔膜,真的很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领略那些历史人物。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非常排斥。可是现今的中高考中文言文的比例又越来越重了,为了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我带着自己的困惑研读了一些书籍,查找了一些资料。现在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文言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在常见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学习字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分析主旨—总结特色”式的陈旧不变的套路。如此形式下的课堂,仍然是教师“填鸭式教学”的另一种形式。
(二)以应试为导向弃人文熏陶于不顾。因为中考、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内容都直接或者间接从课文中找得到依据,所以文言文教学时重在强化知识点的记忆。课堂上,教师分析知识点之后总会附带一句:“这一句式某某年中考曾出现。”学生一听,马上打起精神在该知识点上画着重符号以便课后背诵。长此以往,名句名段要背,实词虚词要背,特殊句法要背,中心思想也要背。本该是一堂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学赏析课化为了无数个“背”字,学生无可奈何地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应试课堂,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生得不到正确引导去感受课文中的人文气息,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就更谈不上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了。
二、解决文言文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文言文学习观
于漪老师说:“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个形体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我们国语是从文言文这片沃土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因此,中学生唯有重视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才能建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
(二)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在“言”与“文”中尽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1.巧讲“字”“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累掌握常用的文言文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思考去领悟理解字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也就自然形成了。
2.适时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些新问题,这需要教育者的特别关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佳作凝结着古人对历史、人生的深层思考,它们是熏陶情感,提升人格的好素材,如果能切時切地借此教化学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重视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及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学生应该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诵读是历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者、老师在谈到文言文教学法时,一致认同诵读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中学生如果能诵读一定量的文学经典,积淀丰厚的文学底蕴,必将对自身的文学素养的培养乃至人格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说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
(1)文言文字词讲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举一反三,联系旧知”。(2)除课堂上的“举一反三”之外,课后的自主归纳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一个字或词在一篇文章中可能出现若干次,但不是每次的意义、用法都相同;一篇课文里也可能出现多种重要语法点,如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宾语前置等,全文哪些字是属于哪一类用法,应该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以利于知识的迁移。
十年前,钱梦龙先生曾感叹过“文言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相隔十年,文言文教学问题仍需要逐步探索。文言文是中国语言的根基之所在。愿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真正的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壮大!
参考文献:
[1]蒋奕.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蕴涵例说[J].语文教学之友,2005(8).
[2]江奎.文言文教学误区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5).
[3]陆浩兴.文言文教学三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