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课中诗词渗透与核心素养的贯彻
2018-10-26夏骏杰
夏骏杰
摘 要:初中历史考试内容多,课程相对紧张,教师上课常常因为赶进度面临着“填鸭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复习课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如何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复习课中有效的结合,是笔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 复习课教学
初三历史复习课,笔者的复习策略是课前先布置学生完成基础知识部分,让学生熟悉教材和考点。上课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最后选择历年中考题和模拟考题进行巩固,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呢?本文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为例,探究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
一、妙用诗词,激发引导,构建“知识体系”
杜甫的诗素有“诗史”的称号,陈寅恪先生也讲究“以诗证史”,可见以诗词来补证历史,可以弥补史料的一些佚失。然而笔者认为,诗词在历史课堂上还有其他的用法,因为每一句诗词的含义和思想,既可以用来概括引导出某一段历史史实,又使得历史课堂多了一些文学气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设计本课时,选取了三首诗词,作为每一教学环节标题,来总领每段内容。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联出自陆游《游山西村》,意思为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通过诗句,迅速概括归纳相关知识点,明确前因后果,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两句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理解为改革开放面临各种困难,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克服困难,敢闯敢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给学生明确这一章为改革开放的三大内容:农村改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通过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巩固所知。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两句出自屈原《离骚》。意思是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面临例如资产阶级自由化等一些现实问题,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在一次次会议,一次次讲话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类问题。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学生这一篇章内容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过程。即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和南方谈话相关内容。
二、左图右史,前后联系,构建“时空观念”
历史素养中的时空观念是指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1.时序观念的构建
时序观念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完整、全面掌握历史事件之间联系。形成历史的时序观念,首先要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给历史事件进行精准的时间定位,直观地表现就是列表格总结或者数轴显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过程。通过表格设计学生活动。
2.空间观念的构建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对地图的漠视,分不清四方,判断不出具体位置。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涉及很多的历史地图,如果有效的利用,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书本上的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例如本课中在讲到对外开放这一知识点时候,笔者出示中国地图,学生以小组形式,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中国经济特区,以及它们所属的省份、方位,并上台展示。之后出示鸦片战争时地图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图和经济特区图进行对比,寻找异同。历史教学通过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特殊性。
三、热点时政,情感渲染、激发“家国情怀”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总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历史的影子,因此一些时政热点往往也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考试中也常常以时政切入,因此在复习中把握相关时政热点,不仅对中考有所助力,而且也适应新课程改革。
1.应试与情感教学的需要
历史中考突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现实生活。2017年苏州中考涉及到一带一路,命题者非常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到反映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时政热点,及时将时政材料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习题训练中,重视时政材料,“古今联系”“中外对比”,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对能力。
在本课中导入部分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邓小平的语句,理解邓小平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在讲到,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如何?选取一带一路,体现改革开放深化后中国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升华了“家国情怀”这一历史核心素养。
2.热点时政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教材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对时政信息的反映也是相对滞后的。在教学中补充最新的时政信息,有助于弥补教材的滞后性,保持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不仅仅是复习历史基本史实,更注重的应该是传授给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考察现实的能力。通过概括、综和、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构建知识体系和提高自身历史素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