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外泌体的提取鉴定

2018-10-26周颖王周凡朱焰王爱民陈娟洪辉陆微微

山东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离心法泌体外泌体

周颖,王周凡,朱焰,王爱民,陈娟,洪辉,陆微微

(1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长沙410005;2湘潭市中心医院)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外泌体是一种由体内多种类型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均一、直径30~15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囊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以及RNA,可在大多数体液中检测到[1]。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间信息传递媒介,可运载的生物活性分子种类繁多,涵盖了蛋白质、mRNA、micro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的生理及病理过程。本研究采用ExoQuick试剂盒提取AD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的外泌体,并通过电镜观察及外泌体表面标志物CD63的检测进行鉴定,试图从AD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提取外泌体,为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低温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透射电镜(日本HITACHI公司),电泳仪电源、垂直电泳槽、电转仪(北京六一仪器厂),ExoQuick-TC、ExoQuick Exosome Precipitation Solution(美国SBI公司),兔抗CD63(53 kD)、HRP标记羊抗兔二抗(美国SBI公司),兔多抗GAPDH(杭州贤至生物有限公司),BSA:牛血清蛋白(碧云天公司),ECL底物液(美国Thermo公司),X线胶片(日本柯达公司),显影定影试剂盒(天津市汉中摄影材料厂)。

1.2 血清及尿液收集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2017年1~6月收治散发型AD患者20例,在满足纳入/排除标准[2]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成为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例AD患者纳入血清及尿液外泌体提取对象。取其中3例AD患者空腹(至少禁食12 h)外周静脉血5~10 mL,置血清分离胶试管中,室温静置30 min后,4 ℃、3 000 g离心5 min,取上层淡黄色血清,于冰上分装于1.5 mL的EP管后置于-80 ℃冰箱备用。取另3例AD患者的中段晨尿15 mL,置20 mL试管中,并在2 h内置于-80 ℃冰箱保存备用。

1.3 血清及尿液外泌体的提取 ①血清外泌体的提取:将血清标本3 000 g离心5 min,收集上清,去除细胞和细胞碎片。将上清转移到新管里,加入适量的ExoQuick(250 μL血清加入63 μL的ExoQuick),混匀,4 ℃孵育30 min,将混合物1 500 g离心30 min;弃掉上清,1 500 g离心5 min,小心去除上清,得到的底部沉淀即为外泌体;加入100~500 μL的PBS重悬沉淀,得到外泌体溶液。②尿液外泌体的提取:将尿液标本3 000 g离心5 min,收集上清,去除细胞和细胞碎片。将上清转移到新管里,加入适量的ExoQuick-TC(5 mL尿液加入1mL的ExoQuick-TC),混匀,4 ℃孵育过夜(时间不少于12 h),将混合物1 500 g离心30 min;弃掉上清,1 500 g离心5 min,小心去除上清,得到的底部沉淀即为外泌体;加入100 μL的PBS重悬沉淀,得到外泌体溶液。

1.4 血清及尿液外泌体蛋白定量检测 将上述提取的外泌体样品进行适当稀释(样品各取2 μL,分别与18 μL的PBS 混合)。将BSA标准品进行稀释,制成浓度分别为1、0.8、0.6、0.4、0.2 μg/μL的标准蛋白,分别加入96孔板内,标准品各设2个平行孔,待测样品设3个平行孔,标准品孔内加入标准品BSA溶液20 μL,待测孔加入待测外泌体溶液20 μL。加入PBS的2个平行孔为空白对照。按50∶1的比例将BCA试剂盒中A液和B液进行混合,将混合液加入96孔板内,每孔200 μL。将外泌体蛋白及BCA试剂盒中A、B混合液于37 ℃避光孵育30 min。用DG-3022A酶标仪测定所有孔的OD568值。根据标准蛋白浓度和待测样品的OD568值作标准曲线图并得出回归方程,根据外泌体蛋白的OD568值,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血清及尿液中外泌体蛋白浓度。

1.5 外泌体的鉴定 ①外泌体形态的透射电镜观察:将上述提取的外泌体用2.5%的戊二醛及磷酸缓冲液(戊二醛用PBS稀释成2.5%,pH 7.4)4 ℃固定4 h。再用磷酸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15 min,1%锇酸及磷酸缓冲液室温固定2 h,再漂洗3次,每次15 min。然后先后用60%、70%、80%、90%、95%、100%、100%的酒精脱水,每次15 min。渗透:按1∶1的体积比例将丙酮与812包埋剂制成混合液对外泌体进行渗透过夜,然后纯812包埋剂渗透过夜。包埋:将渗透的外泌体60 ℃聚合48 h。切片:将包埋的外泌体60~80 nm超薄切片。染色:将外泌体切片铀铅双染色(2%醋酸铀饱和水溶液,枸橼酸铅,各染色15 min),室温干燥过夜后电镜观察。②外泌体特异性分子标志蛋白CD63的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将外泌体蛋白样品和Marker(外购的商业化产品)加入上样孔,用10%的SDS-PAGE胶电泳分离,转印至PVDF 膜上,用含5% 脱脂奶粉的TBST(封闭液)浸泡PVDF膜,室温摇床封闭2 h,分别加外泌体标准抗体CD63(1∶1 000稀释)及抗体GAPDH(1∶1 000稀释),4 ℃孵育过夜。洗去多余一抗,用封闭液稀释相应的HRP标记二抗,将PVDF膜浸泡于二抗孵育液中,37 ℃摇床孵育2 h。洗去多余二抗,ELC法显影曝光,用BandScan分析胶片灰度值。

2 结果

2.1 血清及尿液样本中外泌体总蛋白浓度 根据标准蛋白浓度和待测样品的OD568值所作标准曲线图后得到回归方程Y=0.511 5X+0.038 2 ,R2=0.999 3,以此计算得出3例AD患者的血清样本中外泌体蛋白浓度分别为5.206、3.955、4.268 mg/mL,3例AD患者的尿液样本中外泌体蛋白浓度分别为1.811、1.348、1.133 mg/mL。

2.2 外泌体形态 从AD患者血清及尿液中提取到的外泌体大小较均一,呈较典型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单层囊泡结构,直径30~150 nm,有完整脂质包膜,见图1。

注:图A为血清中外泌体,直径30~50 nm,背景欠清晰;图B为尿液中外泌体,直径50~150 nm,背景较清晰。

图1AD患者血清及尿液中提取的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

2.3 外泌体特异性分子标志物CD63检测结果 AD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外泌体均表达CD63,见图2。3例AD患者血清中外泌体CD63灰度值分别为22 171 837、32 043 050、40 688 491,3例AD患者尿液中外泌体CD63灰度值分别为40 389 779、30 241 742、49 143 331。

注:所提取外泌体蛋白均表达CD63。U代表尿液,Marker为标记,B代表血清。

图23例AD患者血清外泌体蛋白及3例AD患者尿液外泌体蛋白的CD63免疫印迹条带

3 讨论

目前所使用的 AD 诊断标准都是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结合病史、精神状态、认知和心理学检查结果,并除外其他可能导致痴呆的疾病[3]。但事实上AD的病理改变在 AD 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发生了多年。2011年[2]发表的AD标准(NIA-AA)纳入了生物标志物,即功能影像学显示特殊脑区皮层葡萄糖代谢率下降或 Aβ42表达降低和(或)tau蛋白表达升高,然而由于受到资源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限制,生物标志物不能广泛运用于 AD 的诊断性筛查。

外泌体作为膜性小囊泡,可以由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泌,与受体细胞结合并被内吞入细胞内,然后再与胞内体胞膜融合,调控分选疾病相关蛋白,从而影响疾病进程[4]。研究[5]表明,外泌体在神经发育和再生、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免疫刺激特性,在病理刺激或受损伤情况下活化和传播炎症反应。外泌体越来越多的被证明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其将一些有功能的蛋白、DNA和RNA传递给其他细胞,以改变接受细胞的生物学活性[6]。有研究[7]证明AD患者的β-淀粉样蛋白中含有大量与外泌体相关的蛋白,且被认为与AD发病相关。2011年Alvarez等[8]首次成功利用外泌体治疗大鼠AD,显著下调了AD相关蛋白的表达(下降了62%),减少了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外泌体还可以作为AD患者清除体内β-淀粉样蛋白的主要载体[9]。

由于外泌体形态小,易透过血脑屏障[10],并随液体流动至全身而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因此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可在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体液中检出。外泌体提取的方法有超高速离心法、过滤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和试剂盒提取法等[11],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同时保证外泌体的含量、纯度、生物活性。超高速离心法操作耗时长,且得到的外泌体样本纯度不够[12]。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够获得高纯度的外泌体,但是由于操作过程繁琐、难度较大,不适用于外泌体的大量提取[13]。近年来,超滤法及聚乙二醇沉淀法等新的方法用于外泌体的分离提纯,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采用免疫沉淀法(ExoQuick 试剂法)成功从AD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提取外泌体,血清中提取的外泌体背景较模糊,而尿液中较清晰,考虑血清中混杂干扰因素较多。后续实验将继续寻找差异表达的外泌体蛋白,为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离心法泌体外泌体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微流控技术在外泌体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循环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世界首例外泌体靶向缓释微球生物支架研制成功
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生物学特性的对比
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自然沉淀法与离心法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一种改进的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