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篆书在书法教学中的作用

2018-10-26徐世庆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书体小篆篆书

徐世庆

(东至县图书馆,安徽 东至 247200)

书法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成为独具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同时书法也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书写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书法这一古老形式已逐渐开始消亡。因此各大院校在教学内容中将书法教学加入其中。篆书作为我国多种字体如隶、行、草及楷书体衍变始祖,也被加入书法教学内容中,同时篆书的教学也对篆书保护及传承起到一定作用。

篆书作为我国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所以说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篆书根据秦统一六国,书同文的前后,可分为大篆与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是指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规范的文字。峄山碑(如图1)是小篆学习的经典作品,其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小篆发展到清代,清人将小篆的线条写得相对较厚重,而且突破笔画粗细、迟速、顿挫、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篆书在书法教学中有着其他书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掌握书法的基础教育

1.认知篆书重要性

学习篆书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自身笔法线条,为提升书写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学习篆书书写应以熟悉各种古老文字如甲骨文、石鼓文等为前提,并对这些古老文字所产生影响有一定领悟能力并了解文字衍变过程,为日后学习篆书书写或是其他书体书写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篆书学习过程中篆书笔法尤为重要,众多书法家所寻求的线条美,大部分都是由中锋运笔得以完成。其次,书体书写中的基本笔法如中锋运笔、逆入平出等都蕴藏在篆书中,众多书法家行笔过程中的灵感也大多来自于篆书,所以学习篆书也是掌握中锋运笔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1 峄山碑

2.明确篆书篆写类型

20世纪初,我国出土大量简帛书。由于这批文物出土,人们便将篆法类型分为金石味、笔触感这两大类型。青铜铭文、砖瓦石刻文字等需依托在金、石等材料,都具有其自身介质所带来的固有线条质感,并通过金石铸刻技术等其他工艺过程,同时结合自然风蚀作用等综合因素,因此形成别具一格的独特质感及审美风格。所以,人们称这种篆写类型为金石味。笔触感则是指篆写时所用毛笔具有弹性较高及可塑性较大等特点,由此在篆写时产生的笔画线条效果。此类型篆书,多见于战国时代所用的简帛及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等,其中,1965-1966年于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如图2)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古代文字中用毛笔书写而篇章完整的古人手书真迹。其具有重落轻收及起落顿挫等行笔特点。因此,教师在篆书教学中应将篆书基本类别向学生传授清晰,以便于学生在篆写过程中准确掌握篆写技巧。

图2 1965-1966年出土于侯马市晋国遗址侯马盟书作品之一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强化学生笔法练习

篆书相较于其它书体在用笔、结字方面具有较强规律性且相对简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篆书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具备感觉及知觉在认知要素中起到重要作用。篆书基本笔画与隶书、楷书而言相对较少,小篆基本笔画仅分为横、竖及弧这三种且笔画线条均已平动线条为主。因此,教师应在篆书教学活动中将这三种基本笔画,让学生反复练习。让学生在篆书笔法练习中提升毛笔感知力,并在此练习过程中逐渐掌握笔法技术要领,如让学生体会不同状态下毛笔蓄墨量与毛笔弹性,所篆写文字有何不同。教师可通过强化学生笔法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笔法技巧,提升学生篆写能力。

2.提升篆书结构认知

篆书笔画结构虽相较于其他书体而言较为复杂,但其规律性较高,篆书书写似难实易。我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说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句话表明初学书法基本原则,即:平正、均衡、对称。小篆结构体势方正,字形也大多对称,因此教师提升学生对篆书结构认知,不仅可提升篆书书写能力,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字体奠定良好基础。《邓石如篆书字帖》《八闼册》(图3,无锡博物馆藏本)即是较为经典的范本,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练习专业篆书字帖如《邓石如篆书字帖》,让学生在临摹专业字帖时,提升学生篆书结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探寻篆书结构规律,如篆书中部分斜向线或渐变线都具有较为明显篆写规律,或部分非对称字形也均以平衡作为基础结构。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探寻篆书结构规律促进学生篆书结构处理能力,并将篆书书写能力进一步提升。

图3 邓石如篆书欣赏《八闼册》局部

三、弥补其他书体缺陷

1.弥补楷书的流于形式

目前楷书已成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文字,因其字体相对工整规范,楷书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书写的主要字体。但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由于楷书入门条件较低,大部分书写人员并未经过专业书写训练,造成楷书虽书写工整,但字体结构存在明显问题。其次,部分人员虽经过专业教学训练,但教学内容无法为其提供后续保障力量,导致楷书教学及书写流于形式。由于楷书是由篆书衍变形成,因此对篆书结构及笔法严加练习,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楷书教学内涵,提升楷书书写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楷书健康发展。

2.丰富行书的结构性

众所周知,行书特点是其书写灵活度高。而行书通常分为行楷与行草两种书写形式。行书是以楷书为发展起源,因此其具有相对规整性。而楷书是由篆书衍变而来,所以要求行书不仅具有书写灵活性,也应具有结构规整性。篆书书写结构与其它字体书写结构相比,篆书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对行书结构规整性具有一定程度补充。行书既不似楷书那般规整,又不像草书那般变化多端,具有书写速度较快的特点,但其结构性欠缺。所以,学生在进行行书训练时应适当结合篆书结构书写,对其进行书写结构补充,丰富行书结构。

3.增加隶书的高古性

隶书在唐代发展具有明显衰落现象,其主要原因为隶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其发展母体,即篆书。虽然隶书由篆书衍变而来,但二者终归有别。篆书在书写方式上主圆笔而隶书则主方笔,二者书写方式虽有相似却并不完全相同。篆书线条均匀、字形较为对称;隶书字形相对扁方并向左右伸展。因此,隶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书法艺术境界,使其进入书法艺术新高度。东汉时期,隶书的基本笔画如撇、捺也实现进一步美化,这一举动不仅使隶书书写风格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对隶书的艺术欣赏价值起到一定提升作用。隶书的出现不仅实现我国文字进一步改革,同时也对篆书向楷书转变起到重要过渡作用,是我国文字转变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篆书作为我国古体文字,其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隶书教学过程中应借助书体间相互融通的特性,促使篆书与隶书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从而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教师可通过将篆书与隶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增强隶书的文化底蕴,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隶书的高古性。

四、结束语

篆书作为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是我国篆刻书写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对书法学习者的书法体系完善、学生书法创作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篆书书写方法时不仅可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及陶冶情操,同时也是对篆书传承形成一定推动作用。篆书作为多种书体的衍变始祖,不仅可对其他书体缺陷形成补充,对中国古老文字进行传承,而且我们通过篆书学习,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书体小篆篆书
宋伯军小篆作品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