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立足山区特点推进便民实效“放管服”创造新气象

2018-10-26

汽车与安全 2018年8期
关键词:宜昌放管服监督

宜昌交警支队车管所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放、管、服”三管齐下。针对宜昌市地貌多样,交通环境复杂,边远地区办事不方便的现状,推行“六进六放六办”;针对农村地区摩托车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三到三有”便民措施,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那么,来看看宜昌交警具体是如何推进“放管服”改革的。

坚持服务先行 传递“为民”正能量

服务长江经济带 推出“六办六放六进”

完善特色服务配套设施,建立健全便民服务措施,打造“宜昌车管”服务品牌。将窗口前移,让群众“少跑一段路”。

推出“六办六放六进”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思路。下放全市车驾管业务权限,通过网上办、现场办、社区(村委会)办、流动办、预约办、邮局办六种途径,将小型汽车初学(增驾)考试权限、机动车年检审核下放到县市区交警大队车管所;将8项车驾管业务下放到农村派出所(社区、村委会);将二手车转移登记下放到二手车交易市场;将汽车查封抵押登记下放到辖区法院(银行);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下放到汽车销售4S店;将14项交管业务下放到邮局。扎实推进车驾管业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厂矿、进基层派出所。

图1 车驾管业务下放到村委会

图2 交管业务邮局办

创优车驾管服务发展环境,升级改造“一窗式”服务大厅,配套设置排队叫号系统、窗口评价器和服务大厅LED显示屏,着力提升群众体验感、满意度。

建立“流动车管所” 服务送到“家门口”

建立“流动车管所”服务站,对大型民营企业及边远山区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凡驾驶人20人以上、车辆15台以上业务,提供上门服务。“流动车管所”每周六固定在宜昌城区滨江公园大门处定点开展流动便民服务,每周二、三、四为宜昌市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提供上门服务,每周五集中受理厂矿、农村等边远地区车管业务预约服务。

图3 风雨无阻的“流动车管所”

同时,针对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将流动车管服务送进施工现场,上料场、下基坑进行车辆审验、驾驶证换发服务;民警预约上门,将车驾管服务送到葛洲坝集团、稻花香集团及各县市区车辆、驾驶人大户之中。上门审车、换证,组织驾驶人考试,“流动车管所”20年来从未间断,车管民警的足迹遍布宜昌9个县市区,先后为1万余个单位送服务近百万批次,提供补、换证和受理提交身体条件证明300余万人次,为车属单位和驾驶人节约成本近10亿元。

图4 “流动车管所”服务山区群众

“三到三有”破解农村摩托车管理难题

车管工作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宜昌大部分县市地处山区,到车管所办事距离远、成本高、不方便。部分村镇90%的农户有摩托车,可证照齐全的却不足30%,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很大隐患。

宜昌市车管所提出“车管到乡镇、上牌到农户、考试到村委会”以及“车有牌、有保险、人有证”的“三到三有”便民服务举措,切实破解农村摩托车管理难题。针对个别偏远山区村民办事路途远、不方便问题,在当地派出所设立“车管业务便民服务站”,将7项车驾管业务下放到基层,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安全出行,赢得广泛称赞。

图5 车管业务便民服务站

图6 考场开到群众“家门口”

坚持改进作风 营造“务实”大环境

“一窗式”办理、“通道式”上牌

细化车驾管业务流程,实施车驾管业务“一窗式”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业务从受理、登记到办结均在一个窗口完成,所有手续内部传递,非疑难业务5分钟内即可完成,较过去节省一半时间,真正实现了“优质高效一窗受理一窗结”。

创新推行“通道式”汽车上牌服务模式,车主办理新车注册、二手车转移、补办号牌等,开车沿长约百米的“U”型通道递次行进,半个小时轻松办完所有上牌手续,大大缩短上牌时间,工作效率提高9倍。

图7 “通道式”汽车上牌

网上办理、远程查验 减轻群众办事负担

搭建网上车管所、手机车管所APP等服务平台,开通车管咨询服务热线,完善宜昌车管所微博、微信平台。启动“互联网+”智慧车管建设,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办理网上约考、网上选号、补换牌证等23项业务。

图8 交管业务互联网体验区

将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于车管工作,搭建“机动车远程查验平台”,实现远程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监管系统”,实时监管全市考场运行情况;开发“二手车交易监管平台”,实时掌控二手车流通方式、地点、买卖双方情况等,有效防止非法买卖。对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校车和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查验实行远程监控,将全市行政区划分、危险路段、车辆检验信息导入车辆监管系统,对重点车辆驾驶人进行实时预警提示。

有奖举报、“四全监督” 打造高素质为民队伍

宜昌市车管所采取定期走访、开门评警、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警营开放日”等形式,广泛征求驻宜企业、个体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和群众需求,共同研究制订便民利企服务措施。利用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流动服务等途径,切实将企业、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转变作风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车管所狠抓队伍建设和业务规范,强化从内部到外部的结合、从网上到网下的结合、从群众到媒体的结合、从政府到社会的结合,构建起“廉政教育全动员、业务监督全覆盖、流程监督全公开、社会监督全参与”的“四全监督”机制。

建立“举报有奖”制度,但凡发现驾考、选号上牌、车辆年检等17项业务涉嫌违规违法的,由举报人提供线索,查证属实的,每一起奖励500元;提供作弊音频或视频,查证属实的,每一起奖励1000元,最高奖励2000元;对举报车管所工作人员违规办理车驾管业务,查证属实的,给予双倍奖励。

坚持阳光作业 树立“清廉”好形象

健全责任体系 制度保廉

牢固树立“车管岗位有风险、人人都有风险点、认真排查重防范”理念,大力开展思想作风、岗位职责、业务环节、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风险点排查,实现风险明示、重点预警、关口前移、科技防控,打造全流程监督体系。

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细化岗位职责任务,畅通信息传递渠道,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强化相互制约监督,落实廉洁奖惩制度,推动提升队伍正规化水平。建设“电子视频音频监控系统”“考位随机分配系统”“计算机智能评判系统”,施行系列监督举措,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考试全过程阳光透明、公平公正。近年来,全市共拘留21名考试作弊人员,其中刑拘4人,47名教练员因“吃拿卡要”被处罚,4家驾校校长被约谈,驾考风气得到根本好转。

图10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抓好警务公开 监督促廉

实行“公开警员身份、公开法规政策、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的“五公开”,坚持“岗位每天自查、科所站周查、分管领导月查、所长不定期巡查”的监督模式。在各服务窗口设立“服务台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监控中心,通过科技“千里眼”“顺风耳”,对窗口服务、驾驶人考试、机动车远程查验等重点场所方位监控。在城区设立60个举报箱,从社会各届选聘16名警风警纪监督员,每场考试随机抽取5名学员担任考场监督员;开展“走近车管”系列宣传活动,依靠社会力量构建立体化监督模式,为实现“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质效有提升,公安工作上水平”的总体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宜昌放管服监督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湖北宜昌卷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夯实监督之基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