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解决思路浅析

2018-10-25王玮蔚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题现状解决思路队伍建设

王玮蔚

摘 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的颁布,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更为高校辅导员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浅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辅导员 队伍建设 问题现状 解决思路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进展

1、中央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大部分高校都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一是通过辅导员培训会、辅导员专题座谈会和工作布置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央31号文件)精神;二是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各自《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三是逐步明确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实行双线晋升;四是严格选聘、精准配备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2、教育部党组决策部署落地及推进情况。

教育部第43号令发布以来,部分高校根据学校实际修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要求职责、配备选聘、培训发展、管理考核等举措,全力推进相关规定的落实。一是通过辅导员学习会、专题座谈会等带领辅导员学习明确辅导员工作九大职责;二是严格按照应当符合的基本条件科学配备和选聘辅导员,在配备数目上符合国家1:200师生比的规定;三是有效落实辅导员聘用关系,建立明确的人事聘用关系;四是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保障辅导员在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科学研究、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权益。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

1、辅导员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结构多多少少存在有以下问题:一是辅导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性辅导员偏多;二是编制辅导员比例偏少;三是职务职称情况不合理。

针对上述情况,一是严把入口关,在聘任辅导员时,增大对男辅导员聘任,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平衡、调整男女辅导员比例,以避免因性别搭配失调造成辅导员工作思维上的定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偏差;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对长期立足岗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绩效好的辅导员,逐步解决其事业编制;三是优化职称结构,在辅导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需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单设评聘标准和条件,单列计划,评聘时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绩和能力。

2、辅导员工作质量与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化建设的不充分,导致辅导员工作质量与职业能力水平较低。一是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较多,占据时间较长,缺少科学化的工作方式;二是辅导员存在不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主业的现象,使得辅导员工作内容本末倒置;三是职业能力不突出,辅导员应具备的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现象,一是根据《能力标准》和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二是通過召开学习会、座谈会、培训会,推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等使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明晰辅导员主业,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三是通过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单项技能大赛,积极推荐优秀辅导员观摩、参加省市级比赛,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地选送辅导员参与培训等形式,推动辅导员关注职业能力建设。

3、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建设基础较为薄弱,辅导员加强自身专业化意识有待加强;二是专业化建设载体及平台有待增设;三是辅导员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困境,一是加强辅导员模块专业化培训及研究;二是鼓励、扶持辅导员工作品牌,大力培育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宣传表彰优秀辅导员在工作中形成的特色工作;三是向科研处争取为辅导员设立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增大辅导员申报思政课题的报送量,同时助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4、辅导员保障与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是专职辅导员职务评聘单设标准需进一步研究制定;二是为辅导员提供的工作和生活保障需进一步争取。

针对上述需进一步深化落实的方面,一是会同人事、科研等部门,促进辅导员在职务评聘时单设标准的制度落地;二是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辅导员值班室条件、值班补贴、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5、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是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内容不全面;二是考核评价结果应用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

针对上述问题,一是科学制定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内容,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辅导员对学生的熟识度、履行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能力及专业化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且在考核评价中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绩和能力;二是要加强辅导员考核评价结果在职务晋升与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及力度,使考核评价不流于形式、过场。

参考文献:

[1] 郭珍磊,尹晓娟.新时代增强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3):89-92.

[2] 王伟.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不足的原因及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47+52.

[3] 徐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8(21):51.

猜你喜欢

问题现状解决思路队伍建设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九隆街道如何搞好电子商务工作的有关问题探讨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