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分期问题及措施

2018-10-25宋阳

祖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分期优化措施

摘要:研究我国的近代科技史,对于进一步掌握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问题提出以及国内外观点的介绍,重点阐述中国近代科技史分期的原则以及分期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 分期 优化措施

一、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问题的提出概述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由古代科学向世界近代科学转变的时期。第二,中国近代科学向中国现代科学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两个分期问题对研究我国科学发展的理论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直以来,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通常使用的是社会史的分析,按照我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著作,标识1840年-1919年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这也是基于社会历史进行分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鸦片战争和五四青年运动。但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史的分期,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世界自然科学史的研究考察,发现其分期方式并没有完全采用世界社会史的方式。

就我国的古代社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的自身特点而言,通常认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并非是我国的古代科学发展而言,主要是因为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影响,通过学习借鉴、吸收与融合发展起来的。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而是在明末清初,我国历史上就呈现出第一次的世界科学传播。

根据以上关于分期的分析,对于当前的分期方式,依然值得探索。同时对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科技史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针对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问题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通过对有关中国近代科学史相关文献的探索研究,发现国内外科技史对于我国的近代科学史分期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相对有权威性的观点是,40年代相关人员在著作中提到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时期、洋务时期、启蒙时期、学院时期以及民主时期,其中萌芽时期主要指的是传教士来中国开始传播世界科学的时期;具体时间应该指的是明末,在相关著作中也提到,尽管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众多,但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影响下,导致中国存在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也是中国与世隔绝的重要原因。

按照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内容,可以将我国的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历史上分为启蒙、形成和发展阶段,从体制化的演变层面而言,可以将中国近代科学史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前两个时期分别是西方科学的传播时期,之后是体制化肇始时期以及与国际化接轨的重要时期。通过对此进行历史推演分析,时间同样追溯到了明末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我国近代科学史的起点不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时间,而应该是某个时间段。在相关资料的记载中,通常会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发生的背景以及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记录,因此对于中国近代科学史的界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中国近代科学史的时期划分有较多的说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对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原则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对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上限和下限划分的认识,从而不断加深对于我国近代科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三、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的主要原则

(一)全面考虑科学技术史的特殊性

首先,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阶段都会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是科学技术在历史某一特点上的特殊性,因此应该对该特点进行充分考虑从而确定我国近代科学史分界线的重要依据。其次,在确定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界线时,应该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迎接新的科学技术到来的同时,主要目的在于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以及相关服务。最后,科学史的阶段性界定,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中,因此还应该充分了解中国近代的相关历史、经济史、政治史以及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历程。

(二)重点参考某个时间段的重要研究成果

对中国近代科学史分期问题进行确定时,不能对科学技术的存在进行孤立处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前提,就传教士传播世界科学而言,这种科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逐渐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渗透影响,同时也会呈现出科学技术的成果。这种成果也对我国的科学历史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与中国近代历史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加准确、全面的界定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界线。

(三)充分结合世界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发展本质上并不是中国传统科学发展形成,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世界科学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本土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形成了特有的中国特色近代科学发展体系。因此中国近代科学史与世界科学的传播情况息息相关。世界科学技术的传播不仅对我国的科学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我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问题进行研究时,应该充分结合世界科学技术在中国的發展情况,并结合我国科学发展的自身特点,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

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措施

(一)明确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上线

要明确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界线,需要对我国传统的科学发展情况进行参考,就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而言,1582年是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因此这一年在很大程度上也实现了中国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此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到世界科学中。但这种转变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国内体制机制的影响,因此这种影响并没有在欧洲各国掀起狂风巨浪。

确定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起点,首先必须以中国古代传统科学为参照系,必须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历史转变。中国传统科学是指在古代中国这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内形成的一种科学形态。它孕育于春秋战国确立于汉代。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有:以《太初历》为雏形的天文历法体系,以《九章算术》为范本的数学体系,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为标志的医药体系,宋元时期达到鼎盛至明代开始萎缩、衰落。

(二)明确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下限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上限主要指的是明确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与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分界情况,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时间下限主要指的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与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的界线。因此对于中国近代发展史的下限应该充分结合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另外,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向现代科学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体制化的转变过程。具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同时也积极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事件;第二,科学活动的主要功能、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第三,通过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阶段相结合,可以体现出科学技术的协调关系以及自身的自主性特征。

建立近代科学技术体制的重要前提是作为特殊社会角色的有别于传统士大夫的职业科学家的出现。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以及与此同时开始的留学生教育,为中国近代职业科学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但是严格地说,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体制化运动开始于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戊戌变法以及随后的晚清新政时期(1901—1910),我国科学社团的大量兴起,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萌动期。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标志:第一是1915年正式成立的中国科学社;第二是1919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三是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五、结语

综上所述,确定我国近代科学史的分期问题,对于进一步丰富我国科学发展史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对近代科学发展史的界定依然存在分歧,因此需要综合各类影响因素,通过历史事件、历史时间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结合,进一步确定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界线,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淼,谭莹璞.科学技术视域下中国近代化建设探析——以洋务运动为例[J].河南科技,2014,(16):272-273.

[2]王珂.浅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科技风,2013,(12):203.

[3]岳世川.关于近代西方科学输入中国的两个时期分期问题的讨论[J].贵州社会科学,2010,(01):38-43.

(作者简介:宋阳,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分期优化措施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
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分期及临床意义
经阴道超声血管定量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观察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