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

2018-10-25张振威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小学高年级

张振威

摘 要:学困生因为个体差异,有各种外在的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困生的各种表现,查找造成他们差距的原因,从而在教学和课后辅导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文章主要总结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几种外在表现,并分析形成的原因,为教师对学困生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找准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表现与成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48

随着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提高,小学数学到了高年级,概念、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开始出现。因学生思维发展存在差异性,有些学生因多种原因,在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出现了差距。为了解决这一困扰整体成绩的难点,同年级的数学教师确定了一项省级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GS[2015]GHB0284),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班级学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本校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外在表现及成因。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外在表现

(一)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对各班数学成绩靠后的学生进行调查后,我发现这些学生平时就不爱做数学作业,上课时不愿意听教师讲,课后更不会主动学习,对不懂的地方不请教教师,知识上的欠缺让其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高年级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二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二)数学学习基础不扎实

高年级的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未打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表现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衔接上。比如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整数乘法”及“小数点搬家”这两节内容基础上进行的,如果部分学生对上面两节内容掌握不好,教师在上课前又没有做好复习,这部分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就会很困难,同时又会为后面的学习埋下“隐患”。二是对算理理解的欠缺。比如从一年级数学逐步开始学习“一共有多少”“还差多少”“平均每人几个”,到三四年级开始学习 “路程、速度、时间”等较复杂的算理,如果学生在低年级对这些算理学习得不扎实,就会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习方法不恰当

数学学习与语文的学习不同,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基本技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单单背会是不够的,要能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和推理。学困生常表现为背得很好,用得时候又想不起来。还有基本技能,在掌握好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对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不正确,未进行及时练习,在基本技能上欠缺较多,从而与其他学生间的差距随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大。教师要及早发现这些问题,引导这部分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从而解决因方法不正确导致的“学困生”。

(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专心听课的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乐于思考的习惯。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困生首先表现为课堂上小动作多,不能专注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导致基础知识听不懂,做练习时又不会,越落越远。其次,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以计算为主,从一年级起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至六年级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从学困生的作业中分析,这些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计算学习中都会有所欠缺,导致他们到了高年级时,计算题频频出错。第三,这些学生不爱思考,只停留在表面知识的理解,没有思考,谈不上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原因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所决定

随着学生长大,其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影响他们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也是必然的,特别是年龄越大个体差异性表现越明显。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已经相对稳定,他们的差距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想要提高成绩,单靠学生自身努力已经很难,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分析,有目的地解决他们学习上的短板。

(二)教师教学管理不当,缺乏针对性

教师管理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各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的现象,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二是教师教学组织欠妥。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创新,吃老本,教学准备不充分,环节设计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学生的参与度低,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教师课堂上唯我独尊,满堂灌,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体验过程中,听得多,练得少,对学到的知识没有机会巩固,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拉开了差距。

(三)家庭教育缺乏应有的督促和引导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数学学困生的父母不具备辅导学生的能力,他们只能盲目地给孩子报大量的辅导班,把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责任转移给了辅导班教师。可是辅导班的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孩子在辅导班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也有部分学生家长有辅导能力,但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耐心,教育方法不当,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不良

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习动机不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很肤浅,学习是被动的,是应付式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二是家庭对学习重视程度。个别家长有“读书无用论”思想作怪。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求上进的话,使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三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更大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数学学困生小学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几点尝试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