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中学学校管理中的实施路径

2018-10-25张如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学校管理以人为本

张如良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黄金期,在学校管理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人本教育理念指导校园管理实践,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关键词: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内涵 实施路径

引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两者都是从学生权益出发,可以看做是最早的人本教育理念。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和精确把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认识到学校管理中融入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导向、以创新促发展的策略,真正发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用优势。[1]

一、中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可见中学学校管理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往学校管理中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以至于学生的价值观念、身体素质等都被忽视,这显然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只有坚持人的全面發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坚持人文精神的培育与科学精神的教育有机统一,才能通过学校教育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性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

2.立足学校教学特点

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从学校的特点出发。不同学校的教学目标、实际情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学校忽视自身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经验,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管理成效,反而会影响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专门机构,人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服务的对象。“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要求管理过程更加关注人的本质和需求,充分尊重人、激励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塑造人、发展人,促进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3.尊重教育发展规律

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者,为了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要求教师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统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明确学校的教学目标、发展规划,进而以此为基础,制定管理方案;其二是结合当代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管理方式。例如要转变以往“命令式”的管理,尝试与学生平等交流,与他们做朋友,在融洽的氛围内完成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师只有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学管理中的阻力。

二、中学管理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

独立自主是中学生应当具备的技能之一,对于多数中学生来说,进入中学学校后,意味着许多问题需要独自面对。但是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遇事易冲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教学节奏和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今后进行深造学习也大有裨益。

2.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过渡期

中学教育在个人求学经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中学生也经历着多个方面的转折和变化。例如,相比于小学阶段,学习难度和课程数量都显著增加,向化学、生物等新课程的加入,对学生的知识消化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结束后,学生即将进入高中、大学,学生需要调整学习状态,尽快转变思维,才能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中学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转折阶段。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管理中的实施路径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追求有效率的管理。以往的中学学校管理中,虽然能够保持教学活动井然有序,但是背后却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实际的管理效率并不高。将学生摆在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可以让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主动从学生那里了解消息,掌握动态。这样一来,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了最真实的反馈,也就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学生为中心,是校园管理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直接影响管理成效的核心要素,需要引起校方领导和教师的重视。

2.坚持以教师为导向

老师是发现学生问题的有效人物。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在教师们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活动,还有效的整合了问题。他们通过日常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看似寻常的小事。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建设,有益于学生产生归属感,让他们以更多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教育关系的好坏,直觉决定教学是否成功,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才能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

3.坚持以创新促发展

校园管理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工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应对这些困难,推动校园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要客观看待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为本校学生创造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例如,以往中学体育课上,教师按照“示范讲解—自由练习”的固定模版进行授课,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下降,教师管理起来也费心费力。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在体育课上定期开展一些趣味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到体育课堂上,教师的管理压力也大大降低。

结语

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将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往许多中学都采取硬性管理方式,由于忽视了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实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学习空间,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晓娟,严公建,诸杰.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C]//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2014.

[2]刘柳.浅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C]//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15年优秀论文集.2015.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学校管理以人为本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