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院校二级院系设置与调整的路径探索
2018-10-25张春梅梁忠环
张春梅 梁忠环
[摘 要]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和“产教融合”的语境下,应用型院校在单科性逻辑与综合性逻辑、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综合作用下,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校长远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坚持需求导向、聚力特色、优质发展的原则,突破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院系结构,探索构建应用型二级院系组织结构——产业学院、行业学院,以适应变革的社会,促进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升级,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二级院系;设置与调整;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0-0242-03
院系作为高校的二级组织,虽没有法人资格,但却是学校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人才培养实施者、教育责任主体。二级院系虽是高校稳定的构成单位,但变革的社会不断促使院系组织结构进行社会适应性反应,以推进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升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处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和“产教融合”的语境下,定向于地方、定型于应用、定位于教学、定格于实践的应用型院校,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突破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院系结构和学科原则,着力构建应用型二级院系组织结构。
一、应用型院校设置与调整二级院系的逻辑起点
(一)单科性逻辑与综合性逻辑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史,透过二级院系到高校之间的分分合合,可见单科性与综合性的逻辑纷争。1952年,我国学习苏联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经验,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加强和发展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工业专门学院。从此,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一度盛行单科性的行业学院,以突出行业特色。过度的专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适时对体制进行创新。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提出與实施后,大学升格与大学合并成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研究型大学与综合性大学成为众多高校的办学目标。于是,大规模院校合并重组现象出现,以求1+1>2的效应,高校纷纷整合资源迈向综合性大学。
应用型院校选择单科性还是综合性来建设二级院系,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合的适时的就是好的,但需要面向市场需求,打造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优质二级院系,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
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应用型院校虽然不同于学术研究型大学,但必须研究学术、探究学问、建设学科,教师以学术为生存状态,以教书育人为使命。设置与调整二级院系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要遵循学科内涵、学术逻辑、学理原则。一般情况下二级院系专业调整要本着学科归口和学科相近原则,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主干学科整合相关学科专业,做到相关学科专业相对集中。二级院系以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强化基础学科,聚焦基础研究,兼顾应用创新,凸显国家战略的“顶天”作用。不跨界,无未来。二级院系设置,同时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面向新兴产业和经济新动能,孵化交叉、边缘学科专业,推动交叉、边缘学科专业发展。
“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平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契合新型工业化形势的客观要求”,“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并行演进,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作为应用型院校,需要重视学科建设,更需要按市场的需求应用的原则,强化专业建设。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处于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显而易见,应用型院校设置和优化二级院系应该有利于服务地方产业链、创新链、专业链、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应用型院校而言,需要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应注重专业建设。专业以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把办学定位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聚焦应用研究,凸显服务地方的“立地”力量。应用型院校不应为普通本科抑或职业本科而纠结,但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职业与教育叠加跨界的高等教育道路。二级院系和专业设置与优化调整不应是单向维度的、仅从教育部门考虑的问题,而应是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其成为未来大学生通向职场、实现人生理想的“立交桥”。我们要让市场需求这只手发挥作用,“将‘产教融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地方大学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应用型的本质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应用型院校的二级院系设置与调整要有利于服务地方产业群的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
二、应用型院校设置和调整二级院系的价值取向
(一)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取向
按照人本位的教育思想,学校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优先考虑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应该是二级院系设置的首要价值追求。所以,从学生角度看,二级院系的调整不宜频繁,尽量少折腾,即使要调整,幅度也不宜过大。学习需要文化氛围,优化二级院系就是整合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根据应用型院校学生特点和成长的需求,针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生源状况、学生心理特征,需要通过二级院系和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力,夯实学生发展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力,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二)服务于学校长远发展的价值取向
设置和调整二级院系要充分考虑每个不同应用型院校办学服务价值取向,充分考虑各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定位。现阶段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是应用型院校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是办学层次定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服务面向定位,构建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学科专业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服从服务于学校办学定位,突出二级学院发展应用型方向,以促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另一方面院系设置调整是从粗放向精细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应用型院校进行机构改革,让二级院系由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责权利对等,激发办学活力,集中优势资源,以一万小时定律,精心打造优质特色一流学院,把二级院系内的专业打造成一流专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
(三)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应用型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类型,内部二级院系应该是一个个适应市场的动车组。动力驱动来源于市场需求,并不断升级提速。对接市场需求的二级院系,应是一个创新组织形式,是一个与产业、行业合作发展的平台,从而把院系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
新时代下,适应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应用型高校开始了优质教育的探索。优质、特色发展的核心是“学校要以更大的胸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学校人才培养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行业学院、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逐渐在改革发展中显现。行业学院、产业学院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以产业、行业的生产链、技术链、创新链和服务链为对象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院。由企业高管、高校方负责人担任学院双院长、教研室双主任、学生双导师,建立校企双方协同治理的组织结构,面向产业、行业精准培养应用型人才。产业学院、行业学院的设置不一定以知识文化体系的学科分类为标准,而是以技术文化体系的技术应用为标准,如以光电产业、汽车行业、服装行业、海尔家电的技术应用设置光电学院、汽车学院、服装学院、海尔家电学院。
三、应用型院校设置和调整二级院系的基本原则
(一)需求导向原则
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上产业、行业的职业岗位群,创新应用型院校二级院系设置模式,建立起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使二级院系从封闭独立向“政校行企”聚合联动转变,校政行企共建共管二级产业学院、行业学院。应用型院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克服自我循环、自我封闭的思维模式,建立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组织结构调整机制,增强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实现办学节奏与地方需求同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每一次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都孕育着新机遇,新建的地方性应用型院校必须抢抓机遇,打破封闭,敞开胸怀,拥抱市场,否则就会坐失良机、贻误发展。21世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业态具有动态性,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甚至脱节现象十分突出。學科专业设置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明显滞后。蔡元培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未来已来,调整二级院系要遵循适度超前和提前布局的原则,体现前瞻性和实用性,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聚合作用,合理优化二级院系。
(二)聚力特色原则
我国应用型院校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地方性的区域特色。应用型院校的发展趋势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凸显个性化特征。反映在院系设置上,就是要发挥优势,张扬个性,体现特色二级院系建设。设置与调整二级院系和优化专业结构必须始终围绕特色做文章,让特色二级院系发展成为应用型院校发展的路径。二级院系是大学的基本构架,办出学校特色,关键在于办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有特色的院系,聚焦重点和优势,打造“高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型院校曾一度追求大,形成了目前许多高校大而不强、千校一面。二级院系办学的特色还不鲜明,优势尚不突出,展现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并未成型,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战线太长,摊子铺得太大,有限的资源相对分散。“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高等学校不仅要做‘加减法,更要做‘乘除法”。加减法是增减专业,乘法是交叉融合,除法就是每所高校要聚焦到学校所服务的主要产业链和创新链上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到“压强”足够大。
应用型院校发展必须围绕特色做文章,优化二级院系旨在厚植优势、聚力特色、凝练方向、形成品牌。通过二级院系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进一步科学整合、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聚力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打造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实施“大舰战略”,打造有特色的专业,突出区域服务的特色,形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特色。
组建和优化二级院系是为了给学校今后的发展搭架子,建平台,加动力,扶优,扶特,扶强,集中优势力量,错位发展,打开学校发展突破口,把亮点做亮,把特长做成尖刀,形成绝对的优势。所以,用任何平均主义思想来均衡各二级院系的做法都会制约学校的发展,也会使学校发展陷入泯然众矣境地,最终阻碍学校的发展。对于办学历史积淀下来的特色,不能朝令夕改,优良的东西不能丢,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把简单招式练到极致。
(三)优质发展原则
如同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一样,教育业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型。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人人出彩的幸福人生的实现,教育强国梦、报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校校出彩、人人成功、个个成才的教育梦的实现。什么是人人成才、个个成才?这就是要弘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孔子教育精神,世无弃才和弃物,天生我材必有用。基于学校坚持优质、特色发展,设置和优化二级院系,就要激发二级院系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应用型院校二级院系的设置应该有利于教学资源的聚合,使二级院系具有资源聚合能力、资源再生创造能力。“从提高质量的角度看,高等学校不能只是加固原有的‘小舢板,而是集中资源营造‘大舰”。要通过二级院系建制和资源配置的整合与优化,使得各学科专业处于有机融合的发展状态,打破职能处室与院系的条块分割和教研室的“山头”界限,建设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教研室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无障碍流动。资源配置的主体已由“学校化”转变为“院系化”,我们要调动二级院系开发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资源的自主性,充分利用资源效益,建设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平台,实现院系产学研用一体化。
不忘人才培养之初心,牢记育人造材之使命。应用型高校的二级院系及其专业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地的任务,如何设置和调整二级院系意味着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方式与效果,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导向性的影响作用。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跨界融合,守正出奇,知行合一,我们要以创新创业的精神积极探索应用型院校二级院系建设,使学校的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适应新旧动能转化的新要求,加快专业改造,以行业学院、产业学院的形式,专精打造校企共同体,促进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锋.实施“大舰战略”:加快建设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27-30.
[2] 陈光磊,张婕.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3).
[3] 陈新民.行业学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2-21.
[4] 高书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特征与对策分析——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战略准备[J].高校教育管理,2017(5):13-21.
[5] 张士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30-35.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