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探究

2017-02-27高莉林康红林荫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课堂学习参与度

高莉+林康红+林荫

(常州大学 怀德学院,江苏 靖江 214513)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在应用型院校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整体并不理想。本文在对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意义的阐述以及对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参与度;课堂学习;大学生;应用型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02-02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大,教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教育受到家长、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对比之下,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一、课堂参与度的含义和现状

课堂参与度是指学生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参与涉及多方面,包括感官、思维、心理、情感等。

阿斯汀(Astin,1985)的“学生参与理论”认为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同时,学生参与度还和其对教育质量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关系。[1]因此,学生参与度被认为是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参与度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有效学习发生的过程和机制,把握学生学习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依据。其中,课堂参与度是学生参与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意义

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活动,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学生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教育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投入,否则,学生就无法完成自我建构。[2]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这一点的忽视是传统式教学最大的弊端。

三、课堂参与度低的成因

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内在因素。(1)学习目的认知不明确。目前,大学生普遍对自我未来发展的规划没有充分的思考,认为大学教育只为一张文凭,甚至将未来就业的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因而产生某种课程不实用、某些教育行为空洞等想法,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漠不关心,意识不到高校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长期效用。(2)自我约束力差。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18-22岁之间,身心发展日益成熟,自我认知不断增强,但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尤其在应用型院校中,来自外界的诱惑较为频繁。(3)传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长期处于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课堂。同时,我国传统的学习文化和师道尊严的思想深入人心,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保持低调,习惯于教授式的课堂方式。

2.外在原因。(1)“多元化”价值观。当代社会出现多样化思潮,使得大学生产生多元价值取向。[3]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风气日益浮躁,攀关系、走捷径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使得他们很难脚踏实地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日渐功利的社会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自我迷失,产生对高等教育功能的不恰当评价。(2)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偏失。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学生人数激增,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高校盲目追求虚高“就业率”的教育目标存在根本性的方向问题,间接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学习目标。(3)信息化浪潮下的迷失。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诱惑,使得他们在信息海洋的浪潮中迷失了人生发展的方向。[4]移动终端的普及深深地改变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导致了课堂上玩游戏、上网聊天等诸多消极行为。同时,部分同学沉溺于网游的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4)课堂的低吸引力。等教育内容抽象难懂、教学方式单调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只把教学作为任务,忽视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长远影响;此外,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不重视,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发展长期滞后,无法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四、提高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学生、学校和教师这几个主要角度着手,分析探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1.学生角度。(1)明确参与动机。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几乎都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其中,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有完成长辈期待的需要、有希望理想就业的需要、有进一步要求深造的需要,强烈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源动力,因此为学生设置一个参与动机就十分必要。(2)增强参与意识。学生参与意识的觉醒,是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与教师有效互动的根本动力。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需要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根本性的转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接收器”,而是具有独立的观察、思考、运用能力的个体,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主体。[5]课堂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成果和个人自身发展。

2.学校角度。(1)关注学生发展质量。学生参与度作为大学质量评估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质量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评价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其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科研成果,还要看其政策、服务、环境、管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参与到各类有效的教育活动中来。(2)构建师生互动体系。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学里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率不高、关系疏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强调师生间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而且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师生进行广泛的交往,以增进师生交流和感情,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

3.教师角度。(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需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选择适合应用型院校学生的难度的、结构安排合理的、符合时代潮流并能体现该学科领域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教学内容,弱化理论和推导等方面,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服务于应用型院校的培养目标。(2)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常见的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等,其中以讲授法最为普遍。[6]然而,讲授法主要强调教师的解说,忽视对学生的参与要求,因而在应用型院校的课堂上遭遇了较大的困境。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需要更多地引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对学生主观能動性要求高的教学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适用所有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的选取要求灵活多变。(3)灵活应用教学手段。①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有吸引力的课堂如同精彩的电影一般,节奏舒适又不乏激情,环环相扣、引入入胜。同理,要抓住学生的心,也要研究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和探索提问的技巧与方式,既要以情景吸引和感染人,又要善于通过问题本身给学生营造思考的空间和轻松的表达余地。②调动学生多感官。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听课调动的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随着“低头族”的普及,视觉这个感官所起到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急需拓展新的感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表明,触觉比视觉、听觉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使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③巧用信息技术与app。移动设备上app软件的广泛应用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大学生便是用户黏度极高的一个群体。随着app数量与种类的爆发式增长,会有更多的教育类应用软件可以为课堂教学所用。这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在引发学生新奇感的同时,必然会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起到显著效果。④适当设置师生角色互换的环节。例如请学生做老师,独立完成课堂小结、知识点概括等任务,教师角色的代入必然使得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个过程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加工与归纳,加深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⑤实施参与激励制度。实践经验表明,适当的激励制度(如平时分加分)有助于增强学生信心、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同时还是强调学习过程、成绩评定要素多元化的体现。

五、结语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教师的问题,更是全体与教学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教育理念问题,是一个值得被长期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随着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发展,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是动态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行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持续性地、适应性地为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子祥,雷斌.大学生参与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3):104-110.

[2]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6,(1):96-98.

[3]张艳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101-104.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课堂学习参与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