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25秦晓静费小芸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血糖微信糖尿病

秦晓静,费小芸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内分泌科,安徽 芜湖 241001)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时进行血糖控制,极易诱发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增加患者患病风险,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因此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1-2]。肥胖、不良饮食习惯、运动缺乏等因素与糖尿病发生具有重要相关性,因此临床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并且因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也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尤为重要[3-4]。本研究以我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健康教育和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其血糖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 29例,女 21例;年龄 42~68岁,平均年龄(51.42±6.37)岁;病程 2~8 年,平均病程(3.58±1.24)年;住院时间 9~23 d,平均(16.37±3.36)d。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2.16±6.13)岁;病程 2~7 年,平均病程(3.41±1.19)年;住院时间 8~25 d,平均(16.89±3.75)d。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 1999年 WHO 2 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2)能够进行手机沟通,具有认知微信功能,并具有良好沟通及交流能力;(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年龄介于35~75岁。

1.2.2 排除标准 (1)妊娠期糖尿病、l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2)伴有严重心、肝、脑等严重并发症者;(3)精神异常,不具认知能力者;(4)依从性差,未能配合护理,中途放弃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降血糖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讲解疾病基本知识、运动、饮食及并发症等相关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①建立微信健康教育平台。该团队由1名副主任、1名护士长及3名糖尿病专业护理人员(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组成,并制定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命名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大课堂”,主要从患者饮食、疾病知识介绍、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宣教。②患者参与。指导入院患者使用手机扫描公众平台二维码,加入群聊,并在群公告教育板块定时更换关于2型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健康饮食、健康运动等内容,同时提供在线咨询及病友相互交流服务。③交流与反馈。护理人员在微信平台主要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推送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患者阅读群里内容后对其中有疑问的知识可自由提出,并安排护理人员统一进行收集整理,由专家进行解答公布于微信健康教育板块;患者可根据自己喜好将2型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内容转发至朋友圈。(2)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的转移、鼓励、播放舒缓音乐等方法,以转移患者注意力、舒缓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邀请治疗成功患者进行交流,以增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并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参与进来,给予患者鼓励及支持,消除患者不良心理。2组均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分别抽取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分别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心理状态,使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理情况进行评价,每个量表分别包含20个项目,按照4级评分进行综合判定。SDS量表和 SAS 量表的 Cronbach'α 分别为 0.814、0.809,重测信度 0.803、0.796[5]。(3)生活质量,于干预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8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生活质量越好分值越高,该量表的 Cronbach'α 为 0.778,重测信度 0.792[6]。(4)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从服务态度、疗效评价、护理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值0~100分,非常满意:分值≥85分;一般满意:60分≤分值<85分;不满意:分值<60分,总满意度为一般满意率及非常满意率之和,该问卷的Cronbach'α为0.785,重测信度为0.79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心理状态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2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对比(s)

表1 2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对比(s)

组别n对照组观察组t P餐后2 h血糖(mmol/L)干预前15.27±3.18 15.34±3.27 0.109 0.914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10.61±1.95 10.72±1.98 0.280 0.780干预后11.34±1.94 9.46±1.63 5.246 0.000 50 50干预后9.76±1.45 7.04±0.96 11.600 0.000干预后9.76±1.64 7.24±1.53 7.945 0.000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10.58±1.74 10.62±1.76 0.036 0.972

表2 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2 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组别n SDS SAS对照组观察组50 50 t P干预前65.24±8.32 65.31±8.46 0.042 0.967干预后48.23±5.24 39.04±4.35 9.541 0.000干预前56.98±7.54 57.02±7.85 0.027 0.979干预后49.65±3.36 40.32±3.14 14.356 0.000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50 50 n t P社会功能74.65±5.24 81.25±6.13 5.787 0.000躯体功能73.42±4.85 79.52±5.73 5.756 0.000活力72.53±4.92 78.67±6.42 5.368 0.000情感职能75.62±4.13 80.95±6.06 5.139 0.000生理功能77.46±4.75 81.53±5.76 3.855 0.000精神健康75.38±4.65 83.42±6.02 7.474 0.000总体健康76.45±6.34 82.57±5.79 5.040 0.000生理职能74.61±5.34 79.85±5.93 4.643 0.000

2.4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40.0%),一般满意19例(38.0%),不满意11例(22.0%),总满意度78.0%(39/50);观察组非常满意29例(58.0%),一般满意18例(36.0%),不满意3例(6.0%),总满意度94.0%(4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2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逐渐发生转变,护理工作中心逐渐由临床疾病护理转变为患者护理,传统健康教育主要以资料宣传及口头阐述等方式进行,虽具有一定教育效果,但因该种教育方式侧重灌输,得到临床反馈相对较少,导致沟通效果不甚理想[7-8]。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微信平台在线教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医学护理中,并取得较好护理效果[9]。有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稳定及病情发展与患者自身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相关性[10]。因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使患者身心受到长期折磨,心理逐渐产生排斥治疗、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不理想,生活质量也下降,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在康烁等[13]研究中,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1)2型糖尿病与健康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而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定期发布关于糖尿病健康运动、饮食、胰岛素注射等相关图片及视频,使患者更加确切掌握糖尿病知识,巩固患者日常教育内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及控制血糖水平;(2)心理护理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并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及其朋友参与进来,鼓励患者树立正确治疗态度,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血糖水平[14]。(3)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实施相互作用,在改善患者心理不良状态同时,不仅促进患者更好接受健康教育中相关知识,还增强患者对抗疾病信心,利于患者血糖控制,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5]。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综上所述,微信平台推送方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及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血糖微信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微信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