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8-10-25陈春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4期
关键词:益气健萎缩性胃镜

陈春妃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患者胃黏膜上皮反复被损害,造成固有的腺体减少的一种胃肠道慢性疾病,是临床上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样,非特异性消化不良是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胀、腹痛[1]。西医治疗CAG主要以抗炎、抗感染及改善胃肠功能为主要原则,长期用药效果不佳。CAG属于我国传统医学“胃脘痛”的范畴,其中重要的类型是脾胃虚弱证[2]。本文旨在探讨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临床、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的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腹胀、腹痛常合并乏力、消瘦、反酸等症状,胃部轻压痛,未合并肌紧张和反跳痛,胃黏膜色泽变淡且皱襞平坦,严重的胃黏膜皱襞消失,部分患者可出现黏膜血管暴露,病理学检查示胃黏膜腺体萎缩、纤维化,肌层增厚,部分合并腺体花生。中医辨证标准:胃脘胀痛、喜按喜嗳为主症,纳呆、食少、大便稀溏、乏力、倦怠、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为次症。排除怀疑癌变、重度不典型增生、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实质性病变、传染病、精神障碍、研究药物过敏、妊娠和哺乳期患者。将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男39例,女22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8.29 ± 8.32)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29例,阴性32例;病程2~12年,平均病程 (5.31±2.43)年;根据慢性胃炎内镜分级标准[4]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Ⅰ级12例,Ⅱ级33例,Ⅲ级16例。对照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 37~71岁,平均年龄(58.07±8.14)岁;H.pylori阳性31例,阴性30例;病程2~13年,平均病程 (5.44±2.28)年;病情严重程度Ⅰ级10例,Ⅱ级38例,Ⅲ级1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治疗方法

1.对照组

H.pylori(+)患者给予抗H.pylori四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44021351,规格:0.25 g × 36 s)1.0 g,2 次/d,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1220,规格:20 mg × 7 s)20 mg,1 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生产厂家:大同大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9218,规格:50 mg×12 s×3板)0.2 g,2次/d,呋喃唑酮片(生产厂家: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5020072,规格:100 mg × 100 s)0.1 g,2次/d,连续治疗14 d;H.pylori(-)患者给予抑酸和保护胃黏膜治疗,具体采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具体用法与 H.pylori(+)患者一致。

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方治疗,具体方剂组成:黄芪30 g,半夏、人参、茯苓、炙甘草各15 g,防风、白芍药、橘皮各9 g,柴胡、白术、泽泻各5 g,黄连1.5 g。加减:烧心和反酸加重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0 g,便秘加重者加白术25 g,火麻仁30 g,口苦和口干加重者加龙胆草5 g,胃痛、胃胀加重者加元胡15 g,厚朴5 g,枳实10 g,痰多和嗳气加重者加旋覆花15 g,代赭石10 g,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14 d。

三、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病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显著且病灶缩小,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内镜检查病灶有所缩小,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上;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病灶无改善或加重[5]。

2.胃镜疗效

痊愈:复查胃镜后示胃黏膜炎症、灰白色颗粒显著好转到轻度,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病理学检查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以及异性增生均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复查胃镜后示胃黏膜炎症显著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病理学检查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以及异性增生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者减轻2个级度;有效:复查胃镜示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50%以上,主要症状以及体征明显减轻,病理学检查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以及异性增生减轻1个级度。无效:复查胃镜示胃黏膜病变无好转甚至恶化[4]。

3.中医证候积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脘疼痛、胃部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症状积分,评分标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6]。

4.实验室指标

血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白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

四、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非等级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二、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观察组胃镜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n(%)]

三、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x±s,分)

四、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 CRP、IL-6、TNF-α 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头晕1例,头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3/61);对照组发生头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2/61)。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2=0.000,P=1.00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x±s)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疾病迁延难以治愈,CAG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显示CAG已经成为胃癌的癌前病变,阻止CAG向胃癌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及早发现及根治CAG,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CAG的发生。CAG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临床上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短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极易反复复发,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对症治疗,以促进胃动力改善,减少胃液分泌为主要原则,若患者感染H.pylori则实施抗H.pylori四联疗法,但是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单纯西药治疗CAG临床疗效欠佳,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药治疗CGA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逆转异型增生和肠化生[7]。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我国传统医学 “胃痞病”、“胃脘痛”、“嗳气病”的范畴,先天不足、不节饮食、情志失衡、损伤倦怠为其主要病因,至脾胃运化不畅,气机瘀阻,日久时长痰阻、瘀气、湿热等损伤脾胃[8]。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当以益气健脾为主要原则,益气健脾方主要由黄芪、半夏、人参、茯苓、炙甘草、防风、白芍药、橘皮、柴胡、白术、泽泻、黄连等组成,其中白芍药具有止痛、解痉,通经活络之效,防风具有解表、祛湿、止痛、镇静之效,半夏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化痰祛湿、止呕之效,人参具有利尿、健脾、益气之效,炙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之效,黄芪具有阴阳平衡、解表之效,白术具有和胃健脾、生津燥湿之效,柴胡具有疏肝解表之效,泽泻具有清热化痰、生津利水之效,茯苓具有益气健脾、燥湿之效,橘皮具有和中理气之效,黄连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效,诸药合用具有和胃健脾、化浊和畅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益气健脾汤具有促进抗炎、抗感染效果提高,改善微循环之效[9]。本研究显示,益气健脾方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均显著提高,治疗后胃脘疼痛、胃部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症状积分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机体出现炎症、恶性肿瘤及组织损伤刺激下CRP水平可出现异常升高,CRP水平升高也可作为CAG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常用指标,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指标之一,IL-6是炎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后患者的血清IL-6显著升高,TNF-α是一种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因子,在胃黏膜损伤时黏膜局部产生大量的 TNF-α,CRP、IL-6、TNF-α 均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的相关炎症指标[10]。本研究显示,益气健脾方治疗的患者CRP、IL-6、TNF-α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说明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可显著促进炎症好转,与西药联合应用可提高抗炎、抗感染的效果。

综上所述,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胃痛、胃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降低CRP、IL-6、TNF-α炎性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益气健萎缩性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益气健脾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益气健脾法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①
益气健脾补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益气健脾法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44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