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2018-10-25贾维力赵永红袁颂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实验组

贾维力,赵永红,袁颂东

(新疆兵团第二师焉者医院肾病内分泌科,新疆 巴州 841100)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在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改善护患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实现护理资源应用最大化,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价值,保证护理工作有效开展[1-2]。本文通过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分组,讨论分层次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97名护理人员随机分组,男护5名,女护292名,护士170名,主管护师46名,护理师70名,副主任护士11名,年龄20岁~45岁,平均年龄(25.24±5.83)岁。两组护理人员上述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3]:1.按照护理人员职称、业务能力、学历、工作年限等分为4个层次,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保证各级工作开展;2.护士长负责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实施绩效考核,结合考核结果奖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组长制定阶段性目标,监督责任护士对患者护理工作实施情况,组织业务查房,负责与其他部门沟通,负责科室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负责,评估、制定护理计划,病房管理,健康教育等,监督辅助护士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参与医疗查房,随时同主管医师交流患者病情。助理护士在上级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评分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2.2 两组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评分差异

管理前两组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实验组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评分对比

3 讨 论

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工作,直接影响预后。护理工作应结合患者需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明显提高,影响工作效率,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管理,护理人员水平不一[4]。分层次护理管理对管理对象有效识别,应用层次管理,实现管理优化,提高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利用率。将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明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要求,实现各层次护理人员相互协作,强化护理人员协作意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5]。通过培训、考核及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综上所述,临床应用分层次管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实验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