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的影响

2018-10-25王丽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血液情绪护理人员

王丽芳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手段,以此来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预期[1]。但血液透析的副作用较大,可引起低血压、痉挛、恶心呕吐等情况,再加之较为昂贵的费用和治疗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会对治疗产生紧张感和心理上的恐惧感,逐渐丧失对治疗的信心[2]。因此,本文通过对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并对其中的45例给予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自我院肾内科在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27-65岁之间,平均(46±2.5)岁;实验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28-66岁之间,平均(47±2.6)岁。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被诊断为晚期肾衰竭患者,且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10个月之间;两组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并与医院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重症患者;排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中途脱落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所以具有研究意义,可以进行研究比对。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①透析前。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向患者讲述透析的整个过程和治疗目的,对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好透析方案;②透析中。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实时监测血管通路情况,如果存在渗血和红肿的情况要及时的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③透析后。护理人员要准确记录好患者的血压、尿量和体质量,并叮嘱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治疗的药物。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①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告知疾病的产生机制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以更加耐心的语言和温和的行为向患者讲述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增加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主动配合到血液透析当中;②心理疏导。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等原因,许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丧失对治疗的信心,并由此而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疏导不良的心理情绪;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来院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鼓励其他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治疗当中;③行为纠正。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制定好健康的饮食方案,改变以往不良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用药;同时,还要在病情较为稳定的情况之下帮助患者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的运动锻炼计划,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五个方面的内容,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②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得分在90分以上,比较满意得分在70~89分之间,不满意得分在69分以下,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能力实验组 45 81.23±3.51 80.57±2.14 84.26±3.54 80.05±4.36 82.22±3.17对照组 45 70.05±2.56 69.78±3.47 72.88±3.21 71.55±3.19 73.28±2.75 t值 - 18.4765 17.7544 15.9750 10.5546 14.2905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参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急慢性肾衰竭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针对于该病的治疗来说,主要以血液透析为主,以此来帮助患者完成血液的净化,延缓病情的发展,对于患者生命的延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但血液透析治疗的周期较长,穿刺部位极容易出现血肿、血栓,再加上负面情绪的影响,使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4]。所以说,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采取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的方式来开展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经过以上的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原因如下: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通过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日常行为上的指导和护理,帮助患者改变了以往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错误认知,疏导了不良的心理情绪,以一种更加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看待治疗,并促使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之下可以主动的参与到血液透析的治疗当中,阻止了病情的急剧恶化,有利于疾病的缓解,进一步提升了生活质量[5]。

综合上述的原因分析可得,在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当中给予认知、

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血液情绪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