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中蜂(一)
2018-10-25姜云光
姜云光│文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云溪锦桥村
要想养好中蜂,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做好这16个字:良种好王,蜂多于脾,饲料充足,多造新脾。
一、怎样繁育良种
优良的中蜂品种抗病力强,产卵力强,分蜂性弱,采集力强。蜂友们要高度重视良种的选育与培养,可以在本场、周边蜂场、种蜂场观察发现或引进良种,选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品系的几个种群进行人工育王,培育新一代蜂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对比鉴别,好中挑好,坚决淘汰易产生病害、难维持强群的蜂王,确定1~2个品系为主导品种。每一年都要用选定的良种蜂群进行人工繁育培育新王替代劣群中的蜂王。在生产周期中(一般一个年度),蜂场总会出现好、中、差不同情况的蜂群,经过越冬后,这三种情况更为明显,所以每年春季第一个蜜源是换王的大好时机,选用优良品种蜂群中的幼虫培育新蜂王,取代弱群病群中的劣质蜂王。经过几年多轮次的优存劣汰,可做到本场乃至周边蜂场良种化,蜂养好了,效益自然提高。
二、怎样培育好蜂王
1.移虫育王
人工育王的好处是能在最佳时期大批培育日龄整齐的优质蜂王,取代劣群、弱群、病群的蜂王,加快全场良种化步伐,增效快,同时减少收捕分蜂群的麻烦。
2.制作台基
中蜂王台最大处直径约7mm(意蜂9mm),削制并磨光1根最大处直径7mm的尖头圆木棍,融化优质蜂蜡,将尖圆木棍蘸水后再蘸蜂蜡,反复两三次脱下蜡碗,把蜡碗沾在育王框木条上,每条15个左右,蜡碗台基留高12~15mm,太高的用剪刀修剪,将王台基放入蜂群让工蜂修整1~2小时,取出后在蜡碗内蘸上稀释过的蜂王浆,再移入幼虫,最好复式移虫,蜂王质量好。第一次移入稍大一些的幼虫,24小时后挑出接受的幼虫,再移入1日龄的小幼虫,让小幼虫悬浮于浆面上,藏在浆中则接受率差。育王群可以无王,已有分蜂意念的蜂群不去王也可以育台,尽量保持蜂多于脾,例如,6框群留4脾,4框群留2脾,将育王框放在2张子脾间或一糖一子之间,加强饲喂,第10天将王台介绍到交尾群中,出台后一般1周左右交尾成功,10天左右产卵。气候正常,超过13天没有交尾的处女王利用价值不高,应淘汰。
复式移虫的另一种方法,第一次移入意蜂幼虫,放入意蜂群哺育24小时之后挑出幼虫,移入中蜂幼虫后,放入中蜂无王群中继续培育。在意蜂群哺育24小时足够,36小时以上复移后影响接受率。
3.取卵虫育王
蜂场规模小,年龄大、视力差的蜂友可以采用取虫卵育王法。在花开时节,选择优良蜂群,为了密集工蜂抽出1~2张小面积子脾寄养在它群,加入半张巢础或将旧脾割去下部再插到蜂群中,加强饲喂,让工蜂造新脾,蜂王产下的卵比较一致,在1~2日龄之间,将这些卵虫脾放到无王群中,能培育出小批量优质王台。约1周以后仔细观察,将头部暗褐色的王台分期分批介绍到交尾群中去。这样同样能培育出良种好王。
4.选用自然王台分蜂、换王
中蜂群在分蜂季节,蜂群筑造王台的时间有早有晚。在大流蜜前期,自然分蜂群对收蜜有利无害,还能提高蜂蜜产量,所以大流蜜前期蜂群中的优质王台可以巧加利用。将成熟王台介绍到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促使老王提前飞出,利用分蜂积极性促进采集与繁殖。也可以将良种蜂群中的优质自然王台介绍给弱群、病群,能起到改良品种,提高蜂群抗病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