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班会课有效组织机制

2018-10-24王璐婧

关键词:组织形式班会课班级管理

王璐婧

【摘要】 班会课是教师实现对班级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途径,是针对于近期班集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的活动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班会课。

【关键词】 班会课 班级管理 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47-01

0

一、班会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班会能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在班会中学生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同时班主任参与其中,这样就更加完善了班级的制度,促进了师生间的友谊。但当前班会课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 太过形式化

大多数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者注重知识的教授或者成绩的提升,因而班会课形同虚设,只是存在这么一节课,而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教学方式等更缺少充分的准备。甚至仅有一节课都可能被让位于数理化等学科。

2 主题不明确

班会课的主题犹如一搜航行的帆船的指南针,是引导一节课如何走向的框架,或围绕班级问题解决方案而设,或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而设,或为最近某项集体活动而设,是具有明确的主题的。而实际中班会课所选的内容,呈现的方式都要脱离了主题,混乱无章。

3 缺乏系统性

系统的班会课应当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开展或者问题的探讨,最后要要有责任落实,跟踪记录,总结分析等,使具体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具体的班级条例或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等。但往往班会课缺乏系统性,也缺少前后的联系,体现不出班级课应该有的对班级管理规范作用。对学生纪录的具体要求,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辅助作用都没有能够体现出来。

二、如何出色地组织一堂班会课

一堂出色的班会课,教师是一位出色的富有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出色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上习得技能,在纪律上懂得自律,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宽容大度。班级体凝聚力增强,班风与学风良好,师生共赢。

1.准备要充分

教师对于每一节班会课都要像学科知识教学那样认真对待,充分做准备。确定每一节班会课的主题,围绕主题选择班会课的内容,确定内容的表现形式。

对于主题的确定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主题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具有启发性,具有教育意义,如关于良好学习习惯之预习的策略主题;要贴合实际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出指导,给出方法。如针对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利用时间而开展的《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班会课主题;要新颖独特。要针对于近期的现象,趁热打铁,如过年了,班上出现铺张浪费的行为,开展《勤俭节约伴我行》,倡导学生勤俭节约。

而对于内容的选择要围绕主题而甄选,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以及操作性,如上文提及的《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所选的内容就应该围绕提高学习效率具体的行动,或针对合理有效的管理时间的具体的建议,突出鲜明的主题。

2.过程要生动

而对于班会课的过程要体现全体学生参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动脑组织,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过程要生动,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开口说,表达意见,阐述想法,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教师要灵动,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闪光点,加以放大,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进行针对性教育;师生要互动,针对过程中任何细节可提出问题与假设,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如上文提及的班会课主题《勤俭节约伴我行》,学生以相声表演阐述勤俭节约日常行为以及意义,但是学生自行设计的台词不够生动幽默,有的学生当场临场发挥,进行了补充,内容是关于铺张浪费带来的危害,语言讽刺,抨击于无形,十分巧妙绝伦。使整个活动过程奕奕生彩。为班会课过程增添了光彩。

三、结尾要有意义

一节班会课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学生获得感悟,或许学生认为活动就只是活动,而道不出其中的道理,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师要对班会课进行总结,一是引发学生对自身、对活动、对他人的思考;二是针对于存在的不理想之处让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改善;三是针对班级管理或者学习改进计划的追踪责任落实,使事情有始有终,并能够发挥实际的作用。班会课的总结总的来说,应该包含几个环节:

1.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开展,因此要重视学生分享感悟,将其作为教学的第一首参考资料。学生也是班会课活动直接参与者,对活动的感知是最直接的,因此要倡导学生积极分享,在分享中也是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的过程。

2.教师总结分析

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人生经历所限,看问题不都能看到其本质,因此教师要进行补充总结分析,教师要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做出问题点、疑惑点、提升点的总结与分析,让学生学会看事情的本质。同时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悟,感受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带来的人性的思考。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谈论担当与责任

在最后的环节中共同讨论,针对班会课上制定的条例,或需要在下一次的班会课中要做的准備让学生自荐或者推荐,暂定初步的方案,负责跟踪记录,以便作为调整方向的资料参考。如针对班级中存在的新年过后,学生零花钱增多,出现的铺张浪费的情况,需要对开展主题班会之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查。这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或者制定一定的财务支出表,以便落实到实际的行为中。如此使得班会课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总之,如何上好一堂班会课是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灵活性的活动方案,充分准备,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与学生共同总结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严耿超.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浅谈“有效班会课”的开展[J].管理学家,2012(21).

[2]蒋娅.浅谈如何开好班会课[J].读书文摘,2015(14).

猜你喜欢

组织形式班会课班级管理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旅游科普活动与旅游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