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研对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性

2018-10-24陈伟均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档案管理企业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档案编研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档案进行编研,可以实现档案的系统化管理,同时能够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在进行档案编研时,一定要了解进行档案编研的目的,有的放矢,并且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投入实施,从而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编研工作不应当只局限于原有的形式,应当借助于网络等渠道,充分发挥编研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编研工作;档案信息;企业

1 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所谓档案编研工作,是指相关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利用馆藏历史资源和现代的信息资源来对已有的档案进行进一步整修和撰写,从而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档案编研工作是新时代管理档案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档案进行有序管理,能够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利用档案的特性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快速获取档案资源。档案编研工作最终是要把书面版的档案变成动态的档案信息,在需要时方便查找,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优势,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进行档案编研与管理可以让鲜为人知的档案信息被更多人熟知,提高档案的群众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进行档案编研工作最重要的是将琐碎的档案编制成册,使其更具系统性与条理性,能在需要时立刻找到,提高了效率,提供了方便,满足各行各业人士对于档案的需要。但是,由于档案编研工作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就是说,档案编研工作人员需要是具备高素养的专业人士。

2 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编研工作在实际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在进行档案编研工作中,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思想落后,导致编研工作难以走出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如在进行档案编研时,缺乏新的题材,一味对原有资料进行归纳汇总,没有与社会上的热点事件相结合,导致题材老,范围小,形式化等问题,只有长度而没有广度与深度,局限于固有思维中,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导致档案编研工作的落后性。

第二,部门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下,缺乏编研档案的意识。大部分的企业只注重档案的管理,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编研的重要性,或缺乏对档案进行编研的能力,因此,在选拔档案编研工作人员时,应当看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应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能与时俱进,档案编研工作人员需要的是具备高素养的专业人士。

第三,档案编研工作过于抽象化,得出的编研结果应当及时应用于实践中去,不应只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当完成档案编研工作时,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结果实际上被荒废掉,从而使档案编研工作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影响其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同时,荒废了编研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

在实际的档案编研工作中,必须注意以上几方面问题,才能使档案编研工作取得的结果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和企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档案编研工作的改进对策

3.1 熟悉馆藏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是一项对信息进行合理利用的高效的工作形式,能够根据不同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整改,以提供系统性的档案信息,为了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馆藏,保障档案编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熟悉馆藏,才能针对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资源,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2 拓展档案编研的思路,提高档案编研质量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必须进行创新,才能提高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使档案编研工作顺利进行。新的形式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应当提升个人的服务意识,注重档案编研工作质量。第二,档案编研工作在形式上必须有所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如大事记、文化活动汇编等形式应当适当整改,增加新的元素进入档案编研工作中。第三,在进行档案编研工作选题时应当具备发散式思维,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对社会热点问题投入大量精力,从而提高档案编研质量。综上所述,在进行档案编研工作时,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之根本,善于抓住机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涉足于从未研究过的领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热点问题进行档案编研,对于传统的档案材料,应当尝试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从而拓宽档案材料的深度与广度。

3.3 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与提高,熟悉馆藏,了解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档案编研工作有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同时,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档案编研相关知识,具备一定量的档案编研专业知识。此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档案编研过程中,需要撰写年鉴、地方志等专业材料,因此,应当培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专业型工作人员。

4 提高编研工作有效性的途径

档案编研工作能够实现信息的储存与传递,其编研形式多种多样,对档案进行编研即是对档案信息的进一步了解与开发,从而发掘出更深层次的含义。对档案进行编研,可以实现档案的系统化管理,同时能够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体现出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档案编研工作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通过档案信息的开发与解读,从而了解档案信息的内在含义,从而充分开发档案资源。档案编研工作不应局限于当下的形式,而是应该不断创新,协同其他学科共同进行编研,从而提升最终编研成果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

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编研产生的效益,从而决定编研产生的社会价值。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编研成果应当通过其在社会中产生的价值来衡量其质量,如开滦编研成果《开滦史鉴文萃》和《开滦史鉴撷萃》,为日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给企业以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以史为鉴,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和收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编研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传统模式,而是应当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力量来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的渠道,应当承担起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重任,将不成体系的档案信息编为系统化和合理化的体系,互联网技术能够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方便查找与搜索,并将信息永久留存下来。开滦编研成果《開滦史鉴文萃》和《开滦史鉴撷萃》一直是纸质版的刊物,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在2014年,电子版的刊物正式问世,在互联网空间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更加高效可行,同时降低了印刷成本。

5 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档案信息编研工作能够提高效率,提供便利,同时能够实现信息共享,降低成本,增加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编研在科技档案编研工作中的应用[J]. 王润莉. 中国档案. 2012(01)

[2]编研选题要有时代感[J]. 陈肃英. 兰台世界. 2014(03)

[3]编研需要“去粗取精”[J]. 张锦廷. 中国档案. 2014(05)

作者简介

陈伟均(1974-),男,汉,广东省梅州市,档案管理员,大专,佛山市福能发电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档案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及应用探析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及对策的探析
浅谈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