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党的文化建设历程探析
2018-10-24唐鹏鹏
唐鹏鹏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加深。本文从认识基础、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和目标方位四个方面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四个相统一”的经验启迪,对于新时代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建设;特点;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146-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努力以繁荣解放思想文化促进我国其他事业的前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谋划出“五位一体”的发展规划。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同时,其领导的文化建设理论也在不断丰富,梳理党领导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脉络,总结其经验启示,对于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
(一)基础认识:党对文化建设科学内涵的理解持续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站在精神文明的高度来阐释和引领文化发展。党的十二大第一次阐释了精神文明的内容,分为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两个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而其所需要的文化却并未发展起来,此外,多种思想文化激荡、交锋现象严重。据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观点,并将其作为党在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构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有抓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位、发扬和造就民族精神等六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持续运用“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第一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等概念写入报告,更加深化了文化建设的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第一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文化的功能效用、前进目标、发展思路、“谁领导”和“依靠谁”等问题做出了重要阐释,深刻解释了当时文化发展中基础性、整体性的疑难。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整体规划,提出必须沿着我国文化发展道路发展前进,主要是提升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第一次阐释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鼓舞中国人民发展文化的热情,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发展;并指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坚持我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与立场,以当今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为立足点,对我国人民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
(二)功能定位:党对文化建设地位作用的认知不断提升
改革開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两手抓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及精神文明进行了阐释。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追求与保障,对国家的发展前进具有重大影响。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文化建设位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充分肯定其地位与作用。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实力高度提升与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同时存在,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并把文化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提出必须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并阐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供应人民文化就是供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就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与着力点。这个发展过程表明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党对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认知不断加深。
(三)发展思路:党对文化建设发展思路的阐释更加清晰
党的首个精神文明决议是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形成的,它首次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需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2]。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阐述得更加充分,对其制订了一系列计划。在此指引下,文化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改革,但却没能走出文化发展事业的总体框架。
21世纪文化的较量更加猛烈,文化体制改革问题也更加迫切。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文化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组成,表明了发展思路由之前只是注重文化事业调整为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也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逐渐从单项改革转变为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把“文化生产力”这一观点写进报告,全面推动了改革进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前进中“必须将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努力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获得重要突破。第一,连续规划推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举措;第二,贯彻落实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发展的关键措施;第三,文化扶贫获得重大突破;第四,文化市场改革,政府简政放权,推行了一系列融资措施,推动文化企业进入市场,给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主体动力和社会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发展思路愈加清晰,由之前主要强调文化发展事业总体框架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到关注划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整体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发展思路的阐释更加清晰,拓展了文化发展的路径。
(四)目标方位:党对文化建设目标方位的认识更加明确
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是增强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二大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即“更多的我国公民变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四有”目标由此被确定。
党的十五大报告立足于“四有”目标,强调要“持续提升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的成就”“对人类文明贡献应有的力量”等,标志着党对于文化建设的目标已经出现不同认识。基于此,党的十六大对文化建设制定了新要求,强调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向心力与感染力”,指出要“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十六大还第一次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此后,“以人为本”发展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目标又形成了不同理解。“以人为本”获得落实,也是第一次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建设国家层面的目标,文化的功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得以确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目标的阐释更加清晰,内涵也更加全面与系统。全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此后,党的十八大制定了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清晰提出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重点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作活力”[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相适应。”[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适应时代变化的任务与要求,担负起文化建设的责任,对我国文化发展目标的理解不断明确,从提升全体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到“四有”目标,到为改革开放服务,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民文化权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再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等,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已经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强国建设的转变。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启迪
(一)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具體实践相统一
不同阶级政治组织的理论是不同的,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其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科学表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我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必须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出适合本国文化发展的正确路径,进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党具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能力的关键就是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基本原则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统一。
(二)坚持将文化的先进性与为人民服务的目标追求相统一
价值取向是判定一种文化是否真的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条件,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能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文化。党正是坚持了先进文化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正确价值取向,所以才能成功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让社会成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此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更是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四有”新人。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培养“四有”公民。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中国人民因此获得了现实的文化权益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又自愿接受并高度认可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和领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借鉴相统一
文化相比政治与经济,具有更强的继承性与包容性。如何正确处理“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而言极其重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坚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无不重视传统文化,始终从本民族的立场出发,充分吸收以“重仁爱”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所带来的丰富精神财富[4]。
开放包容与博采众长是党领导的文化建设能够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想谋得发展,就一定要科学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资源。自此,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开展了与国外越来越频繁的文化交流。江泽民同志针对中外文化交流出现的新特点,强调对于外来文化,要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外来文化之特长,对外呈现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开放包容和博采众长是其持续发展前进的重要条件。
(四)坚持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相统一
自建党以来,我们党就一直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将文化建设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都重视文化的巨大作用,将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提出应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理解文化的巨大作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全面实现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关系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让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创新力竞相迸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周娟娟,黎昕.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107-112.
[5]王莹.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J].广东社会科学,2017(5):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