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R过程中生成引物二聚体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2018-10-24陈琪刘晓峰

江西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变应原凝胶电泳条带

陈琪,刘晓峰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 332000)

在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过程中,引物的 3’端不依赖模版相互作用生成大量非特异性产物,尤其是引物二聚体[1]。有研究报道,在两引物的3’端只要有一个碱基互补配对,30个循环即可生成引物二聚体[2]。许多实验通过引物的优化设计、控制反应条件、热启动和酶的优化等方法来减少引物二聚体的生成[3,4],但引物浓度较高时,这些方法不能减少引物二聚体的生成。因此,引物二聚体被认为是PCR反应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严重干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等实验结果[5-7]。然而引物二聚体是否具有一定的功能,纵观国内外文献却鲜有报道。本实验组利用粉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roDer f 1为模版,以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形成的二聚体为引物进行PCR扩增,成功扩增出ProDer f 1基因,验证了回收的引物二聚体依然具有特异性引物的功能,现将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质粒、菌株和引物 含有粉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roDer f 1和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n,E.coli)DH5α 感受态细胞本实验室自制并保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roDer f 1(AB034946.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roDer f 1-F:TATGGATCCCGTCCAGCTTCAAT CAAAACT,ProDer f 1-R:GGCCTCGAGTCACATG ATTACAACATATGG,理论扩增出目的基因为912bp。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SK2072即用PCR扩增试剂盒 (Taq)、SanPrep柱式 DNA胶回收试剂盒、SanPrep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250bp DNA Marker(SM0311)、50bp DNA Marker(BSM0371)均购自生工生物工程 (上海)有限公司;ABI2720型PCR仪、Beckman高速冷冻离心机、Bio-Rad水平电泳仪、SYNGENETM凝胶电泳成像分析系统。

1.2 方法

1.2.1 引物二聚体的生成与回收 生成引物二聚体PCR 体 系 (27μl):10 ×PCR Buffer 2.5μl,MgCl2(25mmol/L)2μl,dNTPs (2mmol/L)2.5μl,ProDer f 1正、 反向引物各 0.5μl,Taq DNA 聚合酶(5U/μl)0.5μl,ddH2O 18.5μl,蘸取含有 pET28a(+)-ProDer f 1的阳性菌落吹打混匀。反应条件:94℃ 5min,94℃30sec、55℃ 30sec、72℃ 30sec,35 个 循 环 ,72℃10min。PCR产物行 1%琼脂糖凝胶电泳(90V,50min)并拍照。按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切胶回收引物二聚体。

1.2.2 以回收的二聚体为引物的PCR PCR体系(40μl):10×PCR Buffer 5μl,MgCl2(25mmol/L)2μl,dNTPs (2mmol/L)2.5μl, 回收的引物二聚体 10μl,Taq DNA 聚合酶(5U/μl)0.5μl,ddH2O 20μl,蘸取含有pET28a(+)-ProDer f 1的阳性菌落吹打混匀。反应条件:94℃ 5min,94℃ 30sec、55℃ 30sec、72℃30sec,35个循环,72℃ 10min。同样反应体系条件下以DH5α阴性菌为模板和未加引物二聚体的阳性菌做模板的PCR产物为阴性对照。PCR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 (90V,50min)并拍照。按SanPrep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

1.2.3 PCR产物的序列比对 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PCR产物和二聚体为引物的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由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并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

2 结果

2.1 引物二聚体的生成与回收 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的菌落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基因在1000bp左右出现特意条带,同时生成的引物二聚体(Primer Dimer,PD)也出现模糊条带(图1A)。切胶回收引物二聚体,回收产物在50bp~200bp之间出现模糊条带(图1B)。

2.2 以二聚体为引物的PCR 以二聚体为引物的菌落 (阳性)PCR产物和以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的菌落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两者在相同位置出现特意条带,且和ProDer f 1基因一致;而以二聚体为引物的阴性菌落PCR未出现特异条带(图 2)。

图1 A: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的菌落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

图2 1:ProDer f 1 基因,2: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的阳性菌落PCR产物,3:以二聚体为引物的阳性菌落PCR 产物,4: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阴性菌落PCR产物,5:以二聚体为引物的阴性菌落PCR产物

2.3 序列比对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PCR产物和二聚体为引物的PCR产物的序列经DNAMAN软件比对,同源性达98.68%,两者同ProDer f 1基因比对,同源性达99.56%,但以二聚体为引物的PCR产物序列3’端的CGT和5’端的CAT 3个碱基缺失,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螨性变应原是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8-10],螨性变应原基因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11,12],而特异性引物是变应原基因扩增和鉴定的重要试剂,引物二聚体的生成不仅严重影响实验的结果,也是对实验试剂的浪费。本实验利用回收的二聚体为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并通过序列比对证明其PCR产物与特异性引物的PCR产物同源性高达98.68%。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⑴引物二聚体是PCR过程中形成的非特异性产物,大小不一(多为50-250bp),其中可能含有特异性引物的序列片段;⑵引物二聚体解链温度要低于目的基因[13],部分二聚体解链后发挥引物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以二聚体为引物PCR产物的条带较特异性引物PCR产物的条带暗,且较倾向于生成较多的引物二聚体;由此推论,引物二聚体可能具有正反馈作用,以链式效应促进更多二聚体的生成。

引物二聚体的形成干扰实验结果的报道很多,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效应。吴崇军[14]等利用引物二聚体形成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克隆目的基因的方法;本实验以回收的二聚体为引物,PCR扩增出目的基因,且和特异性引物的PCR产物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证明其具有引物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引物二聚体既可以作为目的基因扩增的模版,同时还具有特异性引物的功能。

猜你喜欢

变应原凝胶电泳条带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
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高粱辅料麦汁的蛋白质组分分析
基于DNA计算的最大权团问题设计
4种核酸染料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 Savitzky-Golay 加权拟合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条带校正方法
一种基于MATLAB的声呐条带图像自动拼接算法
进出口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
体外特应性变应原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