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2018-10-24梁艳芳钟晓琼江影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压疮体位冲洗

梁艳芳,钟晓琼,江影满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广东 广州 510288)

l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6年10月观察病例110例,男65例,女45例,年龄18~79岁,手术时间2.5—7.5 h;颈椎手术10例,胸椎手术26例,腰椎手术74例,麻醉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均采取俯卧体位。入选标准:年龄≥18岁;术前无压疮存在;未患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病;预计手术时间>2 h、术后住院时间≥7 d,本次手术为住院期间所进行的第1次手术;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手术时间计算方法为从麻醉开始至患者离开手术台为止。经精心预防及护理,术中仅2例患者发生压疮。

1.2 方法

术前1d或手术当日由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皮肤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根据Waterlow量表,以病房为基准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巡回护士对患者全身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压疮易发部位。俯卧位:额部、颊部、颏部、女性乳房、胸骨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男性生殖器、膝前部、足趾[3]。

2 结 果

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的情况见表1。

表1 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的情况

3 引发压疮的因素

3.1 内源性与患者相关

3.1.1 年龄 据统计,50岁以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50岁以下患者的6~7倍。

3.1.2 疾病 糖尿病、恶病质、神经丧失感觉等疾病因素也使术中压疮的发病率增高。

3.1.3 体型 过度肥胖大于75kg、极度消瘦。

3.2 外源性与患者相关

3.2.1 压力 床垫过硬、体位架安置不合适、使用约束带过紧。

3.2.2 剪力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3.2.3 摩擦力 床单、约束带、体位垫表面粗糙、潮湿、移动时易发生。

3.3 与手术室相关

3.3.1 手术类型 脊柱肿瘤手术、脊柱骨折手术等。

3.3.2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组织损伤的风险将增加两倍。

3.3.3 手术体位 决定患者受压部位,俯卧位更易发生。

3.3.4 麻醉 使用的所有药物都会抑制植物神经系统,导致血压降低,而血压降低会导致组织灌注减少。

3.3.5 对患者施加压力 对患者施加压力,如手术方式(植入钉棒系统)、打入植入物时等。

3.3.6 温度与湿度 体温过低;手术中的血液、体液及冲洗液浸渍皮肤。

4 预防及护理

4.1 术前评估

全身情况,Waterlow量表,以病房为基准;综合考虑:手术时间>2小时,病人个体状况:营养、年龄、糖尿病等;手术体位:俯卧位是首要因素。

4.2 术中护理(术中要保暖、防潮)

调整手术间的温度控制在22-26度,湿度40-60%为宜;患者入手术间后,为病人加盖棉被保持体温;术中输注的液体及血液经加温后输入;冲洗时使用37度冲洗液,术前铺巾时用无菌薄膜保护好切口;冲洗时要提醒术者冲洗液不要外流。

4.3 术后交接

手术后及时调整体位,尽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受压部位继续受压;对手术中受压部位加强观察,如有发生压疮的患者术后做好随访;术后与病房护士做好详细交接手术患者皮肤相关情况。

5 小 结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因手术方式(植入钉棒系统)、手术体位(强迫俯卧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手术时间较长等原因成为术中压疮的高危人群,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也是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之一。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完善此指引可以帮助手术室护士正确进行术中体位的管理,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术前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术中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动态观察,术中减压,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压疮体位冲洗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鼻腔需要冲洗吗?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Notice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Sleep Medicine & Reelection of the Third Board of Directors of Sleep Medicine Specialty Committee,WFCMS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清除能力的体外研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