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2018-10-23王凯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经验启示发展历程

王凯

摘 要: 回顾党团组织创建和关系变化过程,高校党建带团建从党团初创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先后经历了萌芽成型、曲折发展、日趋成熟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的实践工作效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丰富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高校党建带团建 发展历程 经验启示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历史先后经历了萌芽成型、曲折发展、日趋成熟三个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亲手缔造了青年团,在领导青年团参加革命战争期间,党团关系经历曲折变化后保持到现今的特殊政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青团作为党的得力助手与可靠后备军,在巩固国家政权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奉献了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带团建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事业。

一、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发展历程

1.高校党团关系的初步成型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高校党建带团建的萌芽阶段和发展变化过程。党团组织的创建时的主要领导干部大多来自高校的知识分子。党组织开展的青年学生爱国运动,得到了高校党的指导与团的带领。这时期的高校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发源地,又是共产党带动青年团建设的主阵地。

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各地共產主义者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国青年团,但在1921年5月后相继出现暂时停顿现象;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并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整顿和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在总结建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团临时中央局,初步确立了对团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与关怀下,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规定了党团的“协定”关系。1923年6月中共“三大”与1923年8月青年团“二大”确定了党与团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1925年1月中共“四大”要求青年团在政治上绝对接受党的指导;1925年1月青年团“三大”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团开展青年工作的过程中,党团组织积极有效地克服取消主义与先锋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更加明确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改造为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校青年抗日救国组织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5年底,党中央决定改造青年团以后,团组织中断了十年左右。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1946年10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提议,青年团试建与恢复工作逐步开展了。

在党团关系初步成型时期,我党在高校确立了位置,逐步形成了一套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了党团组织关系,明确了在学生运动中的具体分工,在学生团体中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以党团组织的模式在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联合会等学生团体中植下了根基,建立了完备的组织系统。

2.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高校党建带团建处于成长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在曲折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在高校的领导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任务是接管、恢复、整顿旧大学,从开展民主运动转变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底和1950年初,在高校公开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大批党的干部调入高校担任领导职务,建立起党领导高校的格局,高等教育事业赢得了良好的开端。高校青年团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作用,加强对广大青年的宣传教育,带领青年学生为巩固国家政权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密切了党群关系。从1957年至1966年我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律,形成了一些正确的观点,积累了一些新经验,保证并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开始形成,导致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出现某些方面的偏差。这时期的高校党建带团建在经验和教训并存、成功与失误同在的曲折斗争中发展,需要辩证地加以总结。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党的“左”倾错误思想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受到影响的阶段。直到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大”的召开,才正式全面恢复共青团工作,重新走上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

3.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日趋成熟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高校党建带团建进入成熟阶段。在改革开放时期,重新恢复了党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自1990年召开全国第一次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党建带团建正式步入快速发展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团建设全面创新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经济政治体制转变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教育战线开展拨乱反正,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建思想政治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近10年改革发展,党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重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带动了共青团的建设,共青团的先锋队作用与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敌对势力把高校青年作为重要的渗透对象,国内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淡化了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处于弱化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先进性与凝聚力,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思想混乱了,最终酿成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

1989年“政治风波”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加强。1990年4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了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性。7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在学校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统一领导学校工作。”之后,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对“高校领导体制,党组织的设置和职责,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199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这种领导体制。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效地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党的领导得到了加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进入2l世纪,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整体布局,高校党组织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机制与设置方式,加大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力度,增强党团组织的活力,开创了高校工作新局面。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以党的基层组织带动其他各类型基层组织建设”,对推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继续要求“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201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把群团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党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高校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建带团建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快速发展轨道。

二、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发展成绩

高校党建带团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是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重要智力资源。

1.高校“推优入党”工作成效显著。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组织的发展对象,是党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也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推优”工作是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党团员队伍在组织上衔接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党团建设的最佳结合点。自“推优”制度实施以来,学生党员及发展学生党员人数在职业分布中占比一直最高。根据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党员人数为8956.4万名,学生党员178.8万名,约占党员总数的2%;2017年共发展党员198.2万名,发展学生党员69.9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5.3%,在发展党员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推优”制度的实施,充实了党员队伍的新鲜血液,加强了党团组织建设,提高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党员的发展质量,密切了党群关系。

2.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2016年5月31日公布的最新一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86.6%的学生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表示乐观,比上一年上升2.5个百分点;广大高校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和期待,95.4%的学生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成长成才、提升道德素养、投身社会实践的意识进一步增强,91.2%的学生赞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92.8%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98.0%的学生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4和1.1个百分点;大学生充分肯定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绩,对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高度认可,超过八成的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辅导员工作、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表示满意。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坚定,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基本政治态度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理智和成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3.青年志愿服务影响力广泛深远。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8年8月,团中央成立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2002年3月,中国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试行办法》,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2010年5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了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制定《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显示,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6月,全国志愿服务团体数量达到342065个,已实现31个省区市志愿服务组织区域全覆盖,覆盖志愿者超过1亿人,到2018年,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将超过6000万,协会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高校党建带团作为助推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实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计划等,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體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贡献力量。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广大青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已经成为新时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和共青团动员和组织青年的有效手段,体现了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宗旨,成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经验启示

通过对高校党建带团建90多年的历史梳理,在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发展进程中,党团组织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

1.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处理好党建带团建的关系,才能使共青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共青团最好的领导者,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建带团建工作,根本在“建”,关键在“带”。只有苦练内功,加强建设,提高自身战斗力与号召力,党组织才能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指导和帮助团组织抓好建设,充分调动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带领青年运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取得革命与建设的成功。

2.只有加强党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光荣传统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等学习活动,才能激发青年的建设热情。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历史表明,青年团在党的正确思想领导下,根据青年的特点与需求,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教育,提倡青年学生勤工俭学,组织青年学生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才能增强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鼓舞战胜困难的斗争,激发青年的建设热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只有加强党团的作风建设,发扬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才能永葆党团组织的先进性。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践证明,党团组织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推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批判与自我批评,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民主氛围,才能更好地落实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培养和造就具有先进思想和坚定信念的党员干部,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蔡长水.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3):1-400.

[2]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国青年运动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12):1-301.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8):1-387.

[4]王汉林,赵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0年的历程、成就与经验[J].江苏高教,2008(6):13-15.

[5]李姣.党建带团建的经验与启示-基于东方科技学院的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6.

[6]李春亭,杜燕薇.以志愿服務为载体增强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效性[J].青年发展论坛,2017,27(4):37-43.

猜你喜欢

经验启示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