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维诗歌风格的多样化
2018-10-23姜韧
姜韧
摘 要: 王维以山水田园诗中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知,有“诗佛”之称。他在其他题材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慷慨激昂、雄浑壮阔的边塞诗,情真意切、异彩纷呈的送别诗,温婉含蓄、哀怨伤感的女性诗。对这些诗歌风格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诗人的文学才华及其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 王维 多样化 诗歌风格
提及王维,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有着“诗佛”的称号。他的山水诗清淡秀美,充满诗情画意,富有哲理禅意。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对王维的诗作作深入了解之后,发现王维的诗歌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山水田园诗。纵观他的一生,因为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不同,他的诗歌风格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王维出身于河东王氏,母亲出身于博陵崔氏。少年丧父,深受笃信佛教的母亲的影响。博学多艺,少年成名。于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任太乐承,不久因“舞黄狮子”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几经宦海沉浮,又为安史叛军所俘虏,任伪给事中。战乱平息之后,其弟王缙请求削籍为其赎罪,才免于一死,最后官至尚书右承。这样前半生顺遂、后半生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导致他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的诗风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慷慨激昂、雄浑壮阔的边塞诗
早期的王维,因为身处盛唐,又是科举考试的佼佼者,必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其他儒生一样,人生态度积极,富有进取精神,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踌躇满志、狂傲绝伦,有着强烈的进取用事之心,积极奔走于各个权贵之间以获得实现自己愿望的筹码。
在这个时期,王维的大部分诗作是慷慨激昂、充满豪情壮志的。例如他的《少年行》: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这四首里的少年游侠形象率真坦荡、武艺高超,报国心切,具有表现出强烈的浪漫英雄主义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诗人渴望在战场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心理写照。
又如他的《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在诗歌中,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打猎场面,极力渲染吐蕃人强悍、咄咄逼人的气势,造成人心理上的紧张;后面写唐军雷厉风行,先守后攻,夺取最后的胜利。吐蕃人越是凶猛,就越能衬托出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论功行赏,所有人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诗中充满作为唐人的骄傲和自豪。清人方东树在读此诗时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
除此之外,王维的大部分边塞诗还具有雄浑壮阔的意境。最有名的当属《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是王维在官场失意出塞的途中写就的。因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前四句略有背井离乡的哀怨伤感,但接下来诗人就描绘了雄浑壮阔的景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诗人的所有失意和苦闷都在这苍茫壮阔、雄奇瑰丽的景色中得到慰藉。词句被后人称之为“千古壮观”,无数人为此倾倒。
据统计,王维现存的边塞诗有40首之多,在创作数量上仅次于边塞诗人岑参。他对边塞诗的内容题材方面进行了继承与拓展,描写边塞的风土人情,抒写自己在那个时期的思想和抱负。他的边塞诗大胆地进行了艺术创新,以乐府诗题创作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除此之外,王维的边塞诗还扩大了边塞诗的意境,大部分作品都能给人以雄浑壮阔的审美感受。他的这些探索和开拓,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和确立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情真意切、异彩纷呈的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根据清代赵殿成《王右承诗笺注》所统计,王维的送别诗有七十多首。他在送别诗里对自己即将离别的朋友,或述说对他们的不舍,或鼓励和鞭策,或羡慕他们自由闲适的隐居生活。
在送去做官的朋友时,诗人的诗中没有太多离别的伤感,反而充满了对朋友的热情期望。如《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張征虏,今思霍将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诗中一改一般送别诗低迷的气氛,描写了朋友奔赴边塞的英姿,运用两个典故,殷切希望朋友可以像古代的霍去病和张飞一样在边疆建功立业,字里行间充满了豪情壮志。
在送别落第或被贬的友人时,王维的诗中则充满了同情不舍和安慰。比如:《送杨少府贬郴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在这首诗里,诗人对朋友的被贬给予极大的同情。他想象朋友与自己分别之后,面对着衡山和洞庭,听着凄凉的猿声,路途有千难万险,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和对他未来命运的担忧。在诗歌的最后,诗人运用典故,把朋友比作贾谊,说以他的才华必定不会在湖南久留,以此鼓励安慰朋友。诗里处处体现着自己对朋友的欣赏和鼓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朋友深厚真挚的情感。
因为很早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王维既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业,又渴望与大自然相伴,过着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他在送去归隐的朋友时,诗里总是充满了对朋友的羡慕和欣赏。如《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中诗人和朋友饮酒告别,朋友告诉他自己不得志,要去终南山隐居。诗人在本诗的最后说,无须再提在官场中的伤心事了,归隐山林之后有无尽的白云供人消遣,自有一番自在悠闲。前四句娓娓道来,看似平淡无奇,但里面包含对朋友真挚的情谊。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友人仕途不顺不得已选择归隐,心中定然有无限伤感和愤懑,诗人借山中悠闲的生活开解友人,同时也暗含了羡慕之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有清音有余之感,是送别诗中的精品。
王维的送别诗,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依依惜别之外,他的诗里充满着温暖和慰藉,对不同的友人,或同情安慰,或真心祝福,或激励鞭策,或羡慕感慨,处处充满着人性美。此外,他的送别诗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体现着“诗中有画”的特点。他擅长描写送别时的景物和细节,运用虚实结合、用典等手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图,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总之,王维的送别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是盛唐诗歌中的精品之作。
三、温婉蕴藉、哀怨伤感的女性诗
王维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是描写女性的诗歌,主要表现女性的闺怨、爱情。在这些诗中,诗人赋予女性很多美好的品质,对他们给予很大的同情和怜悯,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王维的《早春行》里,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春日出游的女子,不仅写出了女子出游时看到的美好景色,而且把女子含羞带怯、快乐中带着忧愁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紫梅初发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閨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如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诗中先写早春的美景,梅花刚刚开放,黄莺才开始在林间唱歌。后写女子出门游春,折杨,看水,含羞站在花前,鲜嫩明媚得让人心驰神往。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女子被眼前的春光勾起了相思,再美的春光,如果没有心上人共赏,就只会让人伤感垂泪。最后两句用哀怨的笔调写女子没有等到心上人,说自己不如屋檐下的燕子,至少它们可以双宿双飞、共赏春光。此诗笔法巧妙、心思细腻,精雕细琢地勾勒出无限的意境。此外,反衬手法的运用,也让诗歌中女主人公的愁绪更加温婉含蓄、意味无穷。
王维的另一篇女性诗歌《息夫人》里则表现出了诗人对封建社会受权贵迫害的女性的同情和为她们所作的反抗: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的故事古已有之,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息夫人本是息国国君的妻子,楚王灭息国将其据为己有。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好用沉默的方式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王维据此写了这首诗,在诗中诗人先是揣测息夫人的心理,后写息夫人的神态。因为不忘旧时恩,所以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寥寥二十字,却非常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饱受屈辱,用沉默进行反抗的妇人形象。表面上,王维是在写古代的息夫人,但事实上,根据唐孟棨的《本事诗》记载,权贵宁王看到饼师的妻子“纤白明媚”,一见倾心,用权势和财物强占了饼师的妻子。后来,宁王把饼师召至府中,饼师的妻子双目垂泪、神情凄苦。宁王看到这种情景,命在座的文人作诗。王维最先完成,就是这首《息夫人》。两个女人所处时代不同,地位不同,但她们对丈夫的忠贞和不舍却是一样的。王维用息夫人的故事,表达了对饼师妻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委婉地劝谏宁王放手,成全有情人,并最终达到了目的。清代诗人张谦宜评价此诗时说“止二十字,却有味外味,诗之最高者”。
王维的女性诗歌中,有他对女性美的真诚欣赏,有对他们的真切同情,其中也有描写比较绮丽的诗篇比如《洛阳女儿行》、《扶南曲》等,反映了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他多样化诗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山水田园诗取得的成就,唐代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天下文宗”“名高希代”,王维也因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但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一个具有高超文学技巧的大家,他的创作风格不是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我们除了要研究他在山水田园诗中的课题外,也不能忽视他在边塞诗、女性诗和送别诗等题材方面的相关研究,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王维的文学才华和他在唐诗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革晨.王维诗歌的禅宗美学思想及多样化诗风评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赵殿成.王右承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孟棨.本事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王辉斌.王维的边塞之行及其边塞诗[J].伊犁学院学报,2009(3).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