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
2018-10-23范守忠
范守忠
摘 要: 近年来,大国工匠对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培养“工匠精神”成为国家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着重分析高职院校校企业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企业文化互通共融的路径及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在世界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既需要引领科技发展的“大国泰斗”,又需要支撑技术应用的“大国工匠”。职业教育作为大国工匠培养的主渠道,在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校企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文化融通路径,全面打造“工匠精神”,为培养大国工匠夯实基础。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掌握专门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工匠精神”是指工匠所应具有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工匠精神”的确切内涵要从三个方面把握:第一,专业性。在专业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第二,专业追求。把追求极致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第三,专业操守。放弃不良诱惑,坚守企业忠诚,将对专业的奉献作为个人精神的重要寄托。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是“工匠精神”有机统一的三大落脚点。“工匠精神”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工匠们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踏实专注的气质;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为核心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以质取胜的精神;珍惜荣誉,对产品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条件下,大国工匠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培养“工匠精神”成为国家转型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的热播使“工匠精神”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呼吁全民培养“工匠精神”,并且将“工匠精神”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联系起来。2017年10月,習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到“工匠精神”,要求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十九大报告,“工匠精神”都被写入,不仅为打造“中国质造”的“质量标杆”树立了新高度,更对大国工匠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弘扬赋予了新内涵。
二、高职校企文化融合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在联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具有的社会意识、群体心理和行为规范,是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文化要素的综合体。企业文化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并且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生产准则、经营作风、业务规范、发展目标等经营性要素的文化体现。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事业属性的使命文化,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最佳人才;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产业属性的责任文化,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和追求最大利益。校企文化融合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辐射和作用,尤其侧重企业的核心文化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校企文化融合促使企业价值观念、经营宗旨和道德准则等文化精髓参与校园对人才的文化塑造,成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途径。
(一)校企文化融合是培养未来大国工匠的良好职业素质的客观要求。
培养“零距离”就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功能,高职院校要促使毕业生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生产和管理环境,快速融入职业角色,就必须在人才塑造中拉近校企文化的距离,将企业文化的精髓积极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在校学生,让学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深刻体验“校园学生”与“企业员工”两种角色特点,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和处事理念等方面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使毕业生在入职后快速地认同和融入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积极追求职业发展,成为企业所需的最佳人才。
(二)校企文化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与行业的人才要求存在一致性,企业和职业院校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或职教集团等各种形式实现校企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引导并带动从精神理念到物质行为的全方位校企文化融合。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使学生在技能上与企业需求接轨,而且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与企业核心价值有更多结合点,树立“工匠精神”。
三、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与企业文化存在冲突。
由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更容易量化,教育效果更具有显性特征,因此更容易被高职院校重视,价值观教育效果难以量化,具有隐性化特点,更容易被忽视。当前,学生价值取向与企业文化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企业职业素养要求的冲突。例如,有的学生对一线普通工人存在偏见,认为在生产一线操作岗位没有技术含量,难以实现自身价值。高职院校尽管有着较高的就业率,但背后却隐含着企业与学生双方不高的就业满意度。有的学生认为企业工作要求苛刻,个人发展空间狭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难以实现人生目标;企业认为学生缺乏企业文化认同和敬业的职业态度,缺乏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缺乏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等等。
(二)教师经验认知与企业文化存在隔阂。
高职院校教师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关键力量,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在实践经验上存在短板,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缺乏企业从业经历。教师对企业文化、人才需求标准及行业行为准则缺乏感观认识,难以跨越从高职理论课堂到企业现实实践的文化门槛,这与高职教育紧密联系企业和社会的特性格格不入。增加企业锻炼经历,努力提升企业文化素养,跨越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的门槛,成为高职教师的必备要求。
(三)管理环境的文化差异造成校企文化融合受阻。
企业文化是员工经营文化,强调效率、成本,侧重“刚性”,而校园文化则是师生群体文化,强调和谐、塑造,偏于“柔”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缺乏对自身的明确定位,难以适应企业严苛的制度管理,工作效率达不到企业的工作标准,团队协作能力不强,职业发展方向迷失,信心不足,身心俱疲,跳槽频繁等,这一系列的文化冲突正是校企文化的刚柔差异所造成的。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自我本位造成校企文化融合受阻。
一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自我本位、漠视企业需求的问题,表现为诸多方面: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定位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定位为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思想教育;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法和手段方面,单纯依靠学生课外或社团活动,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单一。再次,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方面,有企业人员参与或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活动较少,企业文化相关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不足,企业产业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内容与社会需求及企业实际脱轨,导致课程的职业特色不鲜明。
四、促进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具体举措
(一)打造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高职校园内,营造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文化氛围,需要打造和运用多种文化载体,总体上需“两手抓”:其一,抓校园”软”文化载体建设,如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观看《大国工匠》等视频纪录片、先进工匠人物交流会、“工匠精神”专题讲座、先进工匠技能展示、先进工匠人物事迹展览等校园文化活动;其二,抓校园“硬”文化载体建设,如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器物文化、以先进工匠命名的亭台楼阁、工匠名人雕塑、“工匠精神”相关条幅标语等,使学生将“工匠精神”的魅力和价值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于心。
(二)建立融合“工匠精神”内涵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培养工匠型人才的关键路径,是校企双方深度参与基础上,以“两师”(师傅、教师)深入指导学生为支撑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受教育者身份的多元化转变,由传统单一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第二,学习方式和地点的转变,不再拘泥于校园理论学习,更加强调工学交替;第三,考核方式变化,“单师”考核向”两师”考评转变。现代学徒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究,校企要共同制订学徒制管理办法和培养方案,健全校企深度参与的运行机制,企业为学生提供“准员工”学徒岗位,遴选企业师傅作为指导教师,学校承担理论教学,实行工学交替下的弹性学制,建立校企共同考核评价机制。现代学徒制进一步促成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学校和企业考核的融合、学生与学徒的角色融合,最终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三)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教师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者,打造“双师型”教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关键环节。“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企业一线生产实践经验,促使受教育者在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方面得到双重提升。同时,“双师型”教师还要做职业精神的表率,将“工匠精神”的精髓传递给每位受教育者。高职院校对“双师”教师的选聘,要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匹配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专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健全企业挂职锻炼、“双师”考取奖励等规章制度,并将“双师”资格与职称评聘相挂钩,提高专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聘用产业界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进一步密切职业院校与产业之間的联系,使“工匠精神”更具时代内涵。
(四)创新实训教学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课程思政”。
专业实训是培养“工匠精神”关键环节,在专业实训过程中要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专业实训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使“工匠精神”更具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又是专业实训的载体,所以,“工匠精神”的培养要紧密联系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及考核标准中深度融入“工匠精神”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随着社会对复合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课程的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课程群的形式开展专业实训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最新趋势。
五、结语
在“工匠精神”背景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途径众多,措施不拘一格,高职院校在以后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为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媛.论高职院校校企文化互动的推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
[2]张瑞霞.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途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7).
[3]王骁俊.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中的作用分析[J].职业教育,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