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推广BIM技术混合教学研究
2018-10-23蒙胜宇卜振龙甘翔云
蒙胜宇 卜振龙 甘翔云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推广BIM教学的特点及难点,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BIM课程中应用混合教学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及内容、混合教学设计、在线混合教学平台模块设计等方面阐述基于“互联网+”的BIM课程混合教学设计,并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进行BIM技术混合教学教学实践,提出今后应增加BIM课程与其他課程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真正将BIM技术融入实际应用中去,同时增加校企合作交流,确保知识的实用性及时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建筑设计专业 建筑信息模型(BIM) 混合教学 慕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C-0070-03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对提高建筑设计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推广BIM技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如何结合在线教学平台技术,打造一门适合当下教学环境及条件的BIM技术混合教学课程进行探索。
一、BIM简介及发展现状
(一)BIM的概念、优势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近年来出现的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方式,以使用单一数字模型描述和管理建筑项目全部所需信息为基本特征,对于提高建筑质量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建设期,建筑业已经从以效率为先,逐步进入重视质量、鼓励创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时期,在本时期中,需要的是更详细精确的建筑设计,以及更系统科学的施工管理。BIM技术的特性有利于施工与设计的无缝衔接,符合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施工设计一体化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并出台了大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住建部在《2011—2015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将BIM、协同技术列为“十二五”中国建筑业重点推广技术,并在2015年正式公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末,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的新立项项目中,其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过程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需达到90%。
(二)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推广BIM的必要性。BIM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这势必会引起BIM技术相关人才需求的增长。实际上,BIM人才缺乏已成为我国BIM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投身于设计施工一线的BIM应用型人才。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类牵头专业,为BIM模型的首要搭建者,因此应首先推广BIM教育。同时,由于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习重点在于软件的实际操作,对于以实践技能见长的高职学生来说,更能发挥其自身优势。
二、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推广BIM教学的特点及难点
BIM技术课程其核心在于BIM模型建模管理软件(Autodesk Revit)的操作,同时包含技术概念、工作流程、工程管理思路等内容。由于其软件包含功能较多,操作较为复杂,扩展性高,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一是教师进行操作讲解后,学生难以立刻理解,需要进行反复讲解。二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进行个人辅导的时间可能因此超出课堂时间。三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差异较大,难以采用统一进度教学。四是教学过程汇总会使用大量的案例文件、插件、族文件等;文件分发耗时较多且容易丢失。
此外,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相对于课程调整的滞后性,可能存在分配课时不足,或者课时无法根据教学反馈进行快速调整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BIM课程应用混合教学的必要性
混合教学(Blending Learning)的原有含义,是各种学习方式的混合。例如,视听媒体学习与传统黑白板书学习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等。在信息化背景下,混合教学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即传统学习与网络数字化学习的混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和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两者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BIM技术教学推广的过程中,通过搭建和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混合教学中网络学习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成分,有可能针对性地解决以上所遇到的问题。例如,一是教师的讲解视频事先录制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并进行反复观看,节省面对面授课时间。二是设置学生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发布,由教师或其他的学生进行解答,节省了教师重复回答问题的时间,并有效提高协作学习的氛围。三是学习材料预先上网,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进度各取所需;学生在课外时间能够逐渐实现线上自主学习,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四是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文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分发,节省分发时间,并避免文件传输的丢失及安全问题。五是课程内容数字化和模块化的特性,使其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迭代更新和扩展。
因此,本案试图将BIM技术课程与混合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索研究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BIM技术混合教学模式。
四、基于“互联网+”的BIM课程混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内容。在设定BIM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BIM技术的两大特点,即实践性强及综合性强。这要求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有能力完成BIM模型建模,且同时具备在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将软件的功能与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需求融会贯通。因此,BIM技术课程是一门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以掌握BIM模型建模与应用为目的,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结合的软件操作类课程。
基于以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中小型建筑BIM模型建模的能力,并能够将BIM模型能力结合到自身现有的建筑设计工作流中,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课程内容主要包括BIM理论、BIM软件(Autodesk Revit)操作讲解、BIM建模实践三个部分。
(二)混合教学设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通常包括面授前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面授后在线学习、阶段性测试四个部分。其中,面授前在线学习主要起到学生预习及课前情况汇总的作用;面对面教学则侧重解决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进行讲解;课后在线学习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操作练习,并由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在线答疑;阶段性测试则主要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及测试结果进行批改,获得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进度。
本课程线下課时为32课时,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线上自主学习课时为32课时,线上线下学习时间配比为1∶1,分8个星期完成。结合混合教学的教学模式,得到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三)在线混合教学平台模块设计。本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基于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定制的2015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除基本的在线课程内容展示外,还具有模块化、互动性、高拓展性等特点。结合平台功能及课程要求,课程功能模块设计如下:一是课程信息模块,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3个子模块。二是课程学习模块,各小节学习内容展示,涵盖在BIM技术理论、BIM软件操作讲解、BIM建模实践三个章节之下。每个小节的最小学习单位为“播客单元”。三是讨论交流模块,包括学习讨论、常见问题、教学反馈3个子模块。其中,“播客单元”为网络教学中特有的信息整合模式,即在同一个页面中。以不同标签的形式,整合显示与本小节学习内容相关的所有内容模块。以BIM建模实践章节下的播客单元为例,每个单元包括5个模块,即本节课程幻灯片、操作演示录像、相关文件下载、作业提交及反馈、讨论区。
五、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进行BIM技术混合教学的实践
(一)在线混合教学平台使用情况统计。在本次教学实践中,学生在8周的课程时间内,登录在线混合教学平台次数平均值为22.8次,每周约3次;学习播客单元次数平均为51.5次;在线学习总时长平均值为594.5分钟,约合14.9课时,在线学习时长及播客单元学习次数的详细统计分析如下。
根据图1,学生在线学习时长的主要分布区间为8~13小时,约合12~19.5课时;考虑到课程学习时间和操作练习时间配比约为1∶1.5,大部分学生线上学习及练习的总时间为30~48.8课时,基本符合教学设计中设计的1∶1的混合比例。根据图2,学生线上播客单元学习次数的主要分布区间为30~60次,由于本课程播客单元共26个,平均每个播客单元学习次数约为1~2次,说明学生的线上学习基本覆盖所有课程内容。
(二)BIM技术混合教学在实践中体现的优点。在混合教学具体执行过程中,与未采用混合教学的相似软件操作类课程相比(例如CAD绘图、计算机效果图制作等),有如下显著优点:
1.教学效率提高,节约课堂课时。大部分学生在在线混合教学平台上进行了内容预习,课堂讲解得以更顺利地进行;在线的课程内容也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二次学习需要,使得老师得以将课堂时间用在学生的差异性辅导上。
2.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传统课堂容易存在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同时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在混合教学的模式下,即便老师的课堂进度并非最合适自己,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老师只需要对学生遇到的具体疑难点进行辅导。
3.课程更新速度提高。教学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课程安排和总课时的限制,课程内容难以即时做大的调整和扩充。但在此次BIM混合教学中,课堂中发现的更好的操作方法可以立即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更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特别兴趣的内容,也可以立即进行扩充。
4.减少非教学工作量。在通常的软件课程中,大量的课堂时间会消耗在非教学工作中,例如文件的分发、作业的上交等。在此次混合教学中,这一类工作完全采用标准模式在在线教学平台中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例如,在测试中,客观题能够由系统自动批改及统分;在文件分发过程中使用统一的下载源,减少了学生共用U盘拷贝文件带来的传染电脑病毒的机会。
(三)BIM技术和混合教学在实践中体现的问题。除优点外,在实际的混合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如下问题:
1.教学平台及手机客户端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部分内容无法正常播放。手机客户端的使用率偏低。
2.由于大部分学生更适合在QQ和微信中进行讨论以及对老师进行咨询,教学平台中设置的讨论区未达到预期效果。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全局把控能力出现一定的下降,同时由于BIM课程的学习难度较高,出现成绩分层加剧的现象。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及教学实践,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推广BIM技术教学取得了基本成功。大部分学生在相对短的课时内掌握了BIM的基本理论及具体建模操作方法,达到课程要求。今后,在混合教学方面,条件成熟时,我们希望向非本系学生或外界开放课程平台,真正实现知识的共享;在课程方面,我们应根据增加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真正将BIM技术融入实际应用中去;同时增加校企合作交流,确保知识的实用性及时效性。
【参考文献】
[1]D K Smith,M Tardif.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A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Architects,Engineers,Constructors,and Real Estate Asset Managers[M].New Jersey,Wiley,2009:14-22
[2]关焕梅.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城市规划与管理,2016(4)
[3]桑培东,肖立周,李春燕.BIM在设计—— 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2011-05-10)[2018-02-1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2010588.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 (2015-06-16)[2018-02-11].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7/t20150701_222741.html
[6]王晓亮,郭荣华.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7]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8]黄秋爽,刘红勇,何维涛.普通高等院校BIM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10)
[9]蒋翀,费洪晓.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高度理科教育,2015(3)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建筑设计职业教育BIM 技术混合教学研究”(GXGZJG2016B031)
【作者简介】蒙胜宇(1988— ),男,广西灵山人,建筑学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参数化设计与BIM技术应用、教育教学改革;卜振龙(1966— ),男,广西象州人,工程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教育教学改革;甘翔云(1964— ),男,湖南浏阳人,工程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与教学理论。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