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及引导对策探究

2018-10-23赵影王永明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消费舆论引导大学生

赵影 王永明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他们理所当然成为网络消费的主力军。然而,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出现了注重享受消费忽视发展性消费、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客观存在、过度消费情况增多、存在违法性质的网络消费行为等种种问题。对此,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政府以及新媒体平台等多元主体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凝结聚力。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87-02

2017年8月,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24亿。”[1]迅速增长的网民基数充分表明了新媒体网络在我国的高普及率。《报告》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商务交易类应用持续高速增长,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和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0.2%、41.6%和11.5%。网络购物市场消费升级特征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进群体,迅速地融入了网络消费大军,成为网络消费的主力人群。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与特点代表着青年一代网民的价值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当前社会消费环境的现实状况。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力人群,由于其自身鉴别力不高、社会经验少等群体特征,使得少数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出现了注重享受消费忽视发展性消费、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客观存在、过度消费情况增多、存在违法性质的网络消费行为等种种问题。

(一)注重享受消费,忽视发展性消费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购买力的提升,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类型中发展性消费所占比例较小。一些大学生习惯于利用团购网站等平台支付聚会团餐、KTV消费、视频网站会员办理等费用,但在学习资料、在线课程、教材书籍、培训考级等方面的网络消费比例较少,表现出了明显的娱乐性消费要高于实用性、发展性消费的问题。个别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而将基本的生活及学习的资金用于游戏消费,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客观存在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自控能力也不强,生活在集體中的年轻人很容易受同伴或者媒体的影响而产生消费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例如,每年的“双十一”限时打折促销期间,都有很多本无购买意向的大学生因为看到班级其他同学都在为“双十一”囤货而盲目跟风,买了很多本不该买的或者根本用不上的商品,甚至有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网页的一个促销弹窗就产生了冲动的购买行为。此外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不管有没有钱,喜欢就买的消费动机也体现出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随意性的问题。

(三)过度消费情况增多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现实尴尬及矛盾,由于大学生缺少独立的经济来源,因此有限的可支配资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体现出了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之间的现实矛盾,过度消费情况开始增多。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炫耀消费现象。现在的大学生社会活动较多,一些大学生盲目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在追求新潮前卫的过程中形成了互相攀比的心理,别人有我也要有,超出自己的消费水平和购物能力进行消费,以此向他人昭示“我有钱”,“我家庭条件好”。第二,超前消费。超前消费是指大学生以分期付款、预支等形式将下学期的生活费提前支出而进行的网络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大学生作为电子产品消费的主力军,为了满足自己对手机或者电脑的更新需求,往往通过网络白条、分期付款等方式网购心仪的电子产品,出现超前消费现象。

(四)出现违法性质的网络消费行为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非理性逐渐上升为违法消费行为,在行为性质上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例如,部分大学生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网络购买假的四六级证书等荣誉证书、购买考试答案、作弊工具都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消费,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受猎奇心理的驱使,浏览并购买“色情网站”信息的现象。现实中关于大学生进行违法网络消费的案例不在少数。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网络消费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发展的复杂工程,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政府以及新媒体平台等多元主体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凝结聚力。

(一)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应加强行为自律,坚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加强对网络消费行为的规划,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同时要注重培育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自觉树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断学习法治知识。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遵纪守法,尊重国家法律的权威性,爱惜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名誉,从而依靠自尊、自律、自信,开展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养成积极、健康、正确的网络消费习惯。

(二)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

习近平同志曾深切地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处,家庭教育具备亲情和近距离的优势。家庭成员是大学生健康网络消费行为养成的主要力量。家庭成员要注重家庭和谐,塑造重视亲情、勤俭节约、轻松活泼的家风,依靠家风的熏陶和传承,使大学生接受正向的家风教育。父母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不过度消费,主动为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榜样。大学生父母要重视网络消费教育创新,建立家庭网络消费常态化教育模式。

(三)发挥学校的教育性作用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3]。因此高校应从珍惜人才、教育人才、发展人才的角度,建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教育体系。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需及时纳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同时,通过开设选修课,帮助大学生学会理财,合理规划生活支出。此外,建立大学校园心理咨询中心,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障,对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加以疏导和教育。

(四)强化政府网络消费管理工作

政府应加强社会消费环境建设,主导理性的社会消费心理,对大众网络消费进行适时适度的规制,进而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政府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对网络消费的管理。第一,加强对网络消费的立法和执法。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利益出台专项法律法规,约束网络运营商和电商的经营行为,避免其出现误导或者违法的经营行为;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网络消费的相关条款,为大学生网络消费权益的维护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关停违法经营的电商,处罚监管不力的网络运营商,净化网络营销的产业环境,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第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记录,一方面可以约束企业行为,促使其规范经营,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此约束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避免进行盲目消费、冲动消费和过度消费,促使其进行理性消费。

(五)深化新媒体网络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网络是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实施载体,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权益保护和价值引领负有主要责任。首先,大众传媒要主动承担起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责任。主流权威媒体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勤俭节约、理性自律的品质加强对当代人的消费行为引导,形成健康、积极的消费文化。其次,要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青年人心中,摒弃浮躁、跟风、攀比的消费心理,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学业、事业中来,主动投身于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之中。并加强对勤俭节约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凭借权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最后,依靠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力量,引领网络社会积极、理性的消费文化风潮。公众人物在日常微博、微信更新的过程中,注重传播理性消费观念,倡导绿色、低碳消费,以身作则,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树立导向。

在如今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化向社会化转化的关键阶段。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海量的商品信息的冲击,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迷失了方向。学校、家庭、政府和新媒体平台要形成合力,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理性的网络消费,为培养市场经济环境下具备良好消费素质的新时代人才不懈努力。

參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12-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

54389.htm.

[2]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网络消费舆论引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网络消费对蚌埠实体店的影响及实体店的应对策略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