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及影响
2018-10-23田玉敏
田玉敏
摘 要:社会热点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可导性和复杂性,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主要有国内外大事、教育改革和伦理道德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刻地了解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同时又有消极影响,对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冲击;公眾人物的言行可能形成错误的示范作用;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热点;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113-02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前提。
一、社会热点的特征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发生,引起国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重大事件、新闻人物等。社会热点问题有以下特征。
(一)社会热点具有时代性
社会热点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的最新变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旧体制的碰撞衍生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各种矛盾,有很多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反腐败问题、房产政策问题、医疗改革问题、生育二胎问题等等,这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情,非常容易成为社会热点。
(二)社会热点具有广泛性
社会热点能够引起广大社会成员的普遍关注,社会热点的关注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舆论,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以社会心理气氛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普通民众的社会情绪,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表现出共同的感受和体会,对一些社会热点大家感同身受,产生共鸣。甚至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角色。比如某演员的离婚案曾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观众的留言刷爆各大门户网站,可见关注的广泛性。
(三)社会热点具有复杂性
从引发社会热点的原因来看是多重的,具有复杂性。收入差距、环保问题、老龄化问题、科技创新、社会道德、法治建设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热点的原因;从社会热点涉及的领域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自然事件等方面,是不同属性的社会事件的融合;社会热点的内容往往具有交叉性,同一个社会热点可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即使是自然事件,也可能关系到政治、外交等问题;关注社会热点角度的多维性,人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往往是从自身实际出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难达成共识。
(四)社会热点具有可导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不再受地域和传播媒介的限制,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因此人们对于社会热点的评价易受他们所接受的信息的影响,舆论的走向非常容易被引导。正如古斯塔夫所说,“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因此,社会热点出现时,应该把理性的、符合社会上层建筑要求的观点放在公众面前,而不是让其在繁多的信息中自行选择。对社会热点的正确引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弘扬正能量;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起反面作用,甚至影响民主法治的完善和社会稳定。
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
(一)国内外大事
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大事关注较多,比如利比亚难民问题、朝鲜半岛局势、中印边界对峙等;国内比较关注反腐倡廉、房产政策等。大学生在关注国内外大事的同时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表现出他们逐渐成熟的一面,开始有了家国胸怀,有了社会使命感。
(二)教育改革问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教育改革是非常受关注的,也是颇有争议的。大学生最熟悉的就是校园,因此教育改革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从九年义务教育、高考改革到高校扩招等等,尤其是大学的教育改革,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学校的微小变化也会引起其注意,对于与他们自身有直接关系或影响的改革非常敏感,比如教育收费、学术造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等。在关注这些热点的同时大学生也会对这些问题不断思考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三)伦理道德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但一些负面思潮也随之蔓延,比如道德滑坡、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这给思想单纯的大学生带来了迷茫和困惑,比如,公共交通工具上让不让座的问题、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很多学生对此类问题非常关注,传统的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教育遭遇了现实的挑战,他们对此类问题很无奈,也很纠结。当然大学生也同样关注传播正能量的社会热点,比如对于“感动中国”的人物,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人物等等,对这些人充满敬仰。
三、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时期,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但家庭、社会对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社会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信息时代人们可以从网络等媒体上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比如九寨沟地震救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召开、某明星出轨等等社会热点不断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同时他们也会对此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如果主流媒体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良好道德观念有积极意义。
2.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势必要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大事,这就要多看新闻、多关心国家和社会,信息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当学生持续关注某个社会热点时,就会延展相应的知识,比如,学生关注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受审一事,就会去了解韩国的政治制度、总统选举与罢免制度等。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会大大优于被动学习,在学习中会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仅拓展了知识,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有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参与讨论,与他人交换意见,尤其是以网络留言的方式参与交流与探讨,当其观点得到多数人赞同时,往往会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这就促进其主体意识的觉醒,逐渐摆脱过去依赖家长、老师的惯性,让他们体会到“参与”的重要性与成就感,在参与中体会到乐趣,从而逐渐学会独立分析、换位思考,培养其公民意识,促进民主法治的完善。
4.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刻地了解社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主渠道,课堂教学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前面“卖力”讲授,但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理论和实际脱节,觉得老师课堂讲的既枯燥又“没用”。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感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背景、有表现、有解决的方式,所谓“有图有真相”,如果把社会热点的解读和所讲理论结合,势必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对社会热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层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其政治敏感度,更深刻地了解社会。
(二)消极影响
1.对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毕竟一直在学校受教育,生活阅历较浅,一些社会热点本身带有一定的负面性,如果引导不当,则极易对其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如曾经热播一时的某相亲节目,过分渲染拜金主义、贪慕虚荣等,对于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产生错误引导;有一些社会热点是社会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贪腐问题、用非正常手段一夜暴富问题等等,大学生一方面对此非常痛恨,另一方面自己又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把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些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2.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冲击
新媒体时代新闻业不断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有些媒体出于种种原因,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和评论偏激、失实。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对未来充满憧憬。这些不客观不公正的言论可能破坏他们心中对世界的美好想象,从而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强烈冲击,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疏导,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极端问题。比如,几年前对英雄人物的质疑甚至诋毁,就可能打碎了大学生心目中英雄的高大形象,会使他们怀疑历史、怀疑一切。
3.公众人物的言行可能形成错误的示范作用
公众人物的言行,尤其是娱乐明星的言行是很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公众人物的丑闻常常会成为社会热点,这些丑闻的主角往往是大学生喜欢的人物,甚至是其模仿的偶像,无论是明星的吸毒事件还是类似“艳照门”事件,都是媒体喜欢大肆渲染的社会热点。虽然这类热点因为其违反公序良俗而受到大众的谴责,但因为大学生心智不成熟,对明星盲目崇拜,在逆反心理、模仿心理的作用下会去效仿,公众人物的言行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作用。
4.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有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的自身关系密切,比如利益分配不均问题、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等等。因为大学生还不能够完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因此容易走极端,会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发泄自己的不满,或者捏造事实引起关注,甚至会挑起事端,影响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马国富,王云霞,王思琦,等.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信息,2011(30).
[2]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3]余志涛.新形势下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求知导刊,2015(20).
[4]王寶林,宁悦.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6][法]古斯塔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