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2018-10-23陈杰胡澜

学理论·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

陈杰 胡澜

摘 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形成,最后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和倡导绿色行为方式三个路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内涵;历史形成;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019-03

2017年8月12日,《新闻联播》播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思考直面人民诉求,以全新的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超越传统增长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1]。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国家发展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局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大自然的精华,逐渐超越了其他物种而成为万物之灵。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跟其他物种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文明则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改造自然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方面成果的总和。马克思提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人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探索客观世界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友好相处的文化伦理形态。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3]。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文明史上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级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它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追求生态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其次要建立系统的生态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通过不断丰富、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推动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倡导绿色的生态行为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进行科学的、绿色的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积极健康、有益环保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东方文化中和谐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更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形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設、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是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客观载体[4]。因此,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理念和实践一直被党和国家所重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全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积极探索生态建设,制定实行了保护生态的法律法规,有效指导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建设受重视度得到不断提升。20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6]。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7]。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2]2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曾有深刻的论述:“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变换。”[8]“先污染,后治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定式,而基于东方智慧的生态文明之路,才是中国为永续发展所进行的伟大实践[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已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出现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瓶颈制约。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不是一说这个就要大干快上,上一堆没用的东西,或者是有害的东西,无序、破坏、混乱这都不行,一开始就要把握住,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和进一步要防范的就是,一定要把母亲河保护好,她已经恶化了,要恢复她,而不是再进一步地破坏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核心主题就是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幸福、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2]79。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宇宙间最复杂的存在物,人的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无论人类在自然面前取得多么伟大的胜利,自然性都是人类不可超越的本质属性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9]结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重要指导精神,要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化,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大众价值观。构建立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生态文明普及性宣传教育活动[1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应该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并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由此可见,生态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体系。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公益宣传队伍,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场合利用重要节假日、纪念日等契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公众在思想观念上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认同。“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机制带来了巨大的正面效应。问责的过程本身也是宣传教育的过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频频开发造成生态危机,包括3名省级干部在内共100名责任人被处理,这为部分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教育他们在环保上也要“守土有责”,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否则必须严肃追责。

2.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法规。1979年,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拉开了环保立法的序幕。在以后较短的时间内,我国先后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气物防治法》《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等。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违法行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环保法规日益显露出它的不健全之处。为了适应当前的环保形势,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订。同时还要制定一些新的环保法律法规。五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保改革制度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陆续出台,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两高”司法解释降低环境入罪门槛、中央环保督察启动、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始试点,各项关切民生的生态制度出台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10]。坚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坚持从预防入手,坚决摒弃只讲发展、不治污染的错误观念和做法,从制度上保证从源头污染的发生。其次坚持系统性治理。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各级各地管理行为,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2016年初开始,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各个省份,一大批遗留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12]。最后要建立健全多元治理机制。改变生态建设仅仅依靠政府力量的做法,除了法律手段以外,还应采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人们的消费,引导人们建立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公益环保组织与政府一起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培育绿色生态文明行为方式。作为一个现代人,应牢固地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首先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自身是共存亡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最高创造物,应该担负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大自然不应是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的,它有其内在的价值。每一种动植物,都有与人类同等的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人类不能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人类负有保护地球生态多样性的义务,这也是在保护人类自身。这是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在當前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影响下,生态道德教育逐渐成了新时期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应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思路创新,实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及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14]。倡导社会公众按自然、环保的理念形成绿色、科学的环保行为方式。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就专程来到大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反复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自然美景永驻人间。随着洱海保护治理的推进,二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湖面又重现了“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所以,倡导公民使用绿色产品,鼓励公众购买节能灯、节能燃气阀等节约资源的环保产品;提倡绿色消费,拒绝塑料袋,自带环保袋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支持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绿色交通产业发展;倡导垃圾绿色处理,引导公众按要求将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志愿服务……这些都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在全社会形成最大合力,切实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潘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考察[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6):39-50.

[4]温宾煌.标准引领制度先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福建建材,2014(8):9-11.

[5]黄娟.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反思与前瞻[J].创新,2014(5).

[6]巴志鹏.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2013(5):159-161.

[7]黄笑怡.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D].西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5.

[8]冯建民.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生态文明建设[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0-13.

[9]陈春林,黄旺生.老子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社会学,2014(10):140-148.

[10]赵茂林,都梅.生态非正式制度:理论、历史、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5):10-15.

[11]胡澜.新时期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6):109-113.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