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3

职业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测设高程微课

张 东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 210019)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应运而生,人们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学习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我们乐意去做的事情,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今,微课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和迅猛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对微课的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较晚,微课的概念早期是由广东佛山市教育局主任胡铁生提出来的,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我国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截至2013年3月,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已开发数万门网络精品课程,其中本科课程达14348门,高职课程达5924门。[2]这些网络课程就是根据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根据自我学习的需求和目标,利用微视频所进行的网络学习活动。[3]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探索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模式,促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担具体研究组织工作。

近些年来,微课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欢迎,针对高职专业课课程的微课也越来越多。但关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微课的研究,无论是从已经完成的微课案例,还是发表的课程微课的相关论文,涉及五年制高职的都比较少。本文将尝试在国内外对微课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建筑工程测量课微课开发实践,探索出能够有效、合理地将微课应用于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以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效率。

1 建筑工程测量微课的设计背景

目前,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相比较普通高职学生,他们缺少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磨炼,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他们缺少学习积极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记住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要知识点,而课下又无从寻找,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厌学的情绪。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专业核心课程,就教学内容而言,建筑工程测量课本身内容实践性、生动性、形象性不够。而微课的可移动性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的特点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缺点。所以说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的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职业院校都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如今的职业院校学生人手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环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师生们的青睐。将网络平台移动化,教师可以用计算机也可以用手机根据教学要求上传教学资料,学生可以用计算机或手机进行学习。在移动化学习环境下,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线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灵活的学习[4]。而微课的时长一般设计在几分钟,主题明确、便于传播,可以让学生在几分钟时间内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微课的精致制作和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建筑工程测量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

建筑工程测量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2.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项目设计

表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 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通过走访企业、调研毕业生去向,了解建筑工程测量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项目。教学的主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学内容设置基于建筑工程测量的工作过程, 构建了五个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各个项目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如表1。

2.2 建筑工程测量微课开发设计

表2 建筑工程测量微课开发设计

依据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微课设计与开发,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微课可以分为理论性微课、实践类微课、理实一体类微课和内业计算类微课。理论性微课是理论知识讲解,以动画形式化难为简的微课,如水准测量原理、角度测量原理、坐标正反算等。实践性微课是讲述实践操作步骤、指导实践操作方面的微课,如水准仪操作、DJ6光学经纬仪操作、全站仪操作等。理实一体类微课是先进行理论讲解,接着进行操作演示的微课,此类微课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测量项目的学习,如坐标测量、平面位置放样和高程测设等。内业计算类微课是对内业数据的计算、表格数据填写的指导性微课,如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的填写、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等。见表2。

2.3 建筑工程测量微课制作

本研究主要运用的软件工具有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动画制作软件VideoScribe、视频编辑软件EDIUS Pro、视频处理软件格式工厂等。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制作原则:

第一,知识点的选取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重难点为主。例如很多学生不理解DJ6光学经纬仪架设过程中的对中、整平两个步骤为何要反复进行。针对这个知识点,在“DJ6光学经纬仪操作”微课中,首先在对中步骤中将经纬仪中心与测站点用线画出来,在接着的整平过程中动画演示所画的线不再指向测站点,需要重新对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清楚地领会经纬仪对中和整平两个步骤的相互影响。

第二、控制微课录制的时间。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建筑工程测量系列微课时间大多数在6分钟左右,一方面符合人们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制作的微课一般只有几十兆左右,视频可以方便地在互联网上观摩或下载。

第三、注重微课的形式。建筑工程测量系列微课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以视频录制为主,结合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实践性微课操作演示录像一般在实习场所进行,拍摄过程中要布置好仪器、工具等。理论性微课和内业计算类微课可以先做好PPT,然后将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操作以视频的形式录制下来。

3 建筑工程测量微课的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在课堂讲理论,然后到室外进行仪器操作。这种教学方式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对于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理论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动手能力强,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正因如此,录制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系列微课与应用到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以理实一体类微课“高程测设”为例来介绍微课的应用。

“高程测设”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高程测设原理即高程测设公式推导,高程测设的操作步骤及相关计算。对于这种理实一体课题的教学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操作,要把课内外统一起来。在该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创设工作情境,布置学生任务,然后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并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发放学习任务单和高程测设记录表,让学习观看“高程测设”微课视频前几分钟的理论部分。布置一个实际算例,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并学会高程测设记录表的填写。二是实践操作部分,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几分钟的操作示范,结合学习任务单上的工作任务,进行动手操作练习。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根据需要调整微课视频的进度。最后学生提交学习任务单,完成“高程测设”实践任务。

4 结语

微课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便于在网络上传、下载和播放。如今,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接收学习任务并按要求完成。建筑工程测量系列微课的设计开发,可以将微课视频融入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利用教学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测设高程微课
8848.86m珠峰新高程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极坐标法测设平面点位时极角计算新方法研究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CASIO的圆曲线测设元素计算
GPS控制网的高程异常拟合与应用
平面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高效测设方法的探究
SDCORS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