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发展问题的诊断与改进

2018-10-23杨晓冬仲崇奕

职业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评价

杨晓冬,仲崇奕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 [2015]2号),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内容进行全面诊改,内容应覆盖五个层面,即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并按照通知要求,明确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的主体责任,建立五横五纵联动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有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但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加强教学工作诊改成了促进校企合作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1 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为主导,政府为引导,由学校、企业、专业机构共同承担培养任务,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它将人才培养和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注重技能考核和“多证书”考核,与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完成学校和企业联合的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将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2 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发展标准体系

2.1 建立学生发展标准体系的原则

2.1.1 主体性原则。履行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教学机构、教师、学生的主体责任,激发全员提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共同发展,保证各项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2.1.2 整体性原则。发挥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的质量管理。

2.1.3 目标性原则。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设定质量管理目标,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相互印证的目标链,建立常态化自主诊断与改进机制。

2.1.4 客观性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从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

2.1.5 持续性原则。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有效且可持续运行。运用“零缺陷”理论,引导现代学徒制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步从质量控制、质量管理阶段,强化为质量治理,先从对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再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共”(共创、共治、共享),建立由组织督导,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自我保证机制,使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不断提高。

2.2 建立学生发展标准体系

依据现代学徒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学业发展、德育发展、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团队发展等领域制定和完善学生发展标准,形成学生发展考核性诊断标准,使学生明确自我提升发展的重点和相应质量标准(见表1)。

表1 现代学徒制各专业学生发展标准

2.3 建设数字化智能校园,支持全面人才培养质量管理

2.3.1 建设数字化智能校园运行系统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控的智能校园,实现网络教学、网络科研、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的全方位应用整合。

建设智能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全面提升全校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现无线网络校园无缝覆盖;升级和完善智能教室,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基本环境;完善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大幅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构建智能校园统一管理平台。解决学校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统一和规范全校信息标准,建成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一站式的智能服务。

建设智慧综合应用网络社区服务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覆盖教师全生命周期、一站式、个性化的智慧化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师生工作、学习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2.3.2 开发配套应用系统

(1)在线学习与自测系统。在线学习系统与自测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在线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并进行自测学习效果。包括:MOOC系统功能支持回答问题视频停顿,在线微课功能支持碎片化的微课组成体系化的课程,在线作业与讨论区功能支持作业的批改统计与讨论区敏感字符过滤审计,自我测试功能支持分章节分知识点测试。在线学习系统可与学校已开发建设的课程资源库有效链接。

(2)学生发展系统。学生发展系统能够根据现代学徒制各专业学生成长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全面管理及考核学生的发展情况。第一阶段,学生在校学习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毕业中期(五年)发展阶段;第三阶段,长期发展阶段。系统能实时统计和分析庞杂的量化数据并形成报表,即时传递到学生、学校管理者手中。系统集成德育管理、宿舍管理、课堂管理、顶岗实习、工作流等学生管理的多个领域,并引入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的考核评价。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建立职业成长阶段的分级目标,突出成长过程的目标差距和目标修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学习活动过程数据的采集,建立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自主诊断改进提供必要支持。

3 学生层面的自测性诊断与改进

3.1 实施学生的目标管理

按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学生在校学习期、毕业中期(五年)和长期发展三个阶段的分级目标,帮助学生缩小成长过程的目标差距并修正目标,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3.2 实施学生自测性诊断与改进

依托学生发展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实习管理系统和校友管理系统等对学生成长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通过学生三个阶段成长过程数据的采集、统计、预警和分析,实现学生的自我诊断与改进;通过学生培养活动数据的采集,建立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大数据库,为学生自主诊断改进提供必要支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学生层面诊断与改进运行流程

4 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方法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近十年里,许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一直是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的研究,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应加速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第三方评价工作。

4.1 建立实施第三方评价的组织机构

建立实施第三方评价的组织机构,为有效实施第三方评价提供组织保障。

首先,成立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方案,对第三方主体在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布置工作,监督各项整改工作的有效落实;组织协调实施第三方评价的各项工作。

其次,设立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办公室,组织落实第三方评价工作;监督、指导各院(系)及相关部门落实第三方评价工作,并及时将第三方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负责实施第三方评价网络平台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及反馈工作。

最后,成立各院(系)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部门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方案,组织落实第三方评价的各项工作,并根据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所提出的问题、意见及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4.2 制定实施第三方评价的相关制度

制定与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实施第三方评价工作管理办法”“专业建设理事会章程”“专业建设理事会工作条例”“教学质量校外监测评定员聘任与管理规定”“校外监测评定员及兼职教师听课制度”“第三方评价信息采集与反馈管理办法”等,为有效实施第三方评价提供制度保障。

4.3 建立实施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

组织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方,要遵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重视教育成果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从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的行业影响力与行业认可度的反映、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更新能力等方面,研究建立实施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

4.4 建立实施第三方评价的运行机制

建立定期走访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工作机制;建立教学文件、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与答辩等方面的第三方评价工作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价信息采集与反馈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第三方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现代学徒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5 结语

只有切实履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构建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才能为提高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