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0-23张志维

职业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环节

李 兵,李 滨,张志维

(1.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2.哈尔滨华德学院,哈尔滨 150025;3.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1)

0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具有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双重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其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敦煌网、天猫国际、速卖通是大众熟知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些平台的推动下,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已经走向世界,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跨境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我国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的贸易在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起到助力作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以使国际经济格局重新构建。所以,高校更应该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

1 跨境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很少,跨境电子商务在高校中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培养体系。在传统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开设跨境电子商务,虽然有相同点,但也存在更多不同点,因此,不可单纯复印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下,跨境电子商务在教学上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实践教学环节较少,且针对性不强,顶岗实践环节效果不佳,信息化手段落后导致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进入困局。个别学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投入较滞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急需用人,而高校却培养不出能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出现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矛盾。

2 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环节不系统

目前,较多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很少有单独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多数是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方向进行培养。这样就很难真正把握跨境电子商务的培养内涵,在培养环节上还不是很系统。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是系统化的、规范化的。不仅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结构的构建,教学配套设施的辅助还包括客观实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环节、实践环节都能充分学习,才是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困境的重要任务。

2.2 教学技术相对滞后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翻转式课堂与混合学习在传统课堂教学出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各高校经费的原因,较多学校还没有此项专项经费,大多数高校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专业还停留在理论教学环节,即使配置电脑供学生使用,也很难起到较好效果,因此需要破解这样的困境,MOOC的产生为教学技术相对滞后问题带来了解决办法,通过MOOC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上课变得轻松了,学生喜欢学,教学效果也提升了。

2.3 实践训练效果欠佳

很多学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训练环节是弱项,理论教学完成了,很难找到适合学生实践的企业锻炼,这样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用人单位需要录用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立刻投入工作,但由于学校教学环节实践锻炼机会的缺失让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进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培养的跨境电子商务学生毕业无出路,以此循环,教育教学效果很难提升。

2.4 教师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紧缺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同时具有外贸、电商和外语三种能力,正因如此,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实践经验,能让学生时刻与社会对接,还要有很强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养,从源头解决教学瓶颈问题。

3 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从企业需求角度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主要从事运营类和服务类工作,每一类工作都有各自特点,进而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考虑这两个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这样才能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的质量高,企业用人量大,从而搭建起高校与企业的有效输送人才渠道。

4 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 学科综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跨境电商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课程的构建需要整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分重点进行教学和考察。可开设行业敏感性的课程,以创新创业类课程和比赛为主,可开设跨境电商创业与创新、跨境电商网站设计大赛、网店创业比赛等,培养学生成为有想法、敢实践的人才。

学校开设通识类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类课程体系的建立则主要参考的是专业能力素质部分的两个维度。

4.2 混合学习教学设计

要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这种模式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主题背景下逐步得到关注、研究和应用的。其教学设计的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人与环境的融合,关注共性和个性的发展。这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所遵循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是符合的。

4.3 校企合作实践实习

顶岗实习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学习效果。实践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校内实践,即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安排两周校内实践,由学校安排企业或提供实践环境让学生动手去做,第二是参加毕业前的顶岗实践,为了增强顶岗实践的效果,各高校应该扩大与企业的合作,搭建更多更优质的校企合作平台,让更多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去实践。

4.4 效果评价机制

目前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尚未发展成熟,缺乏标准规范的评价机制,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然还需要建立一套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为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方面着手。通过学生自评让学生充分剖析自身问题,客观评价自己,从而提升能力;小组互评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别人,针对存在的不足更益于学生接受改进,教师的评价要公平公正,不仅要看最后的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互动效果,不可以成绩定最终,通过多方面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5 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策建议

5.1 加强专业建设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输出首先要建立在拥有一套系统培养方案基础之上,跨境电商企业的长久发展需要的不仅是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掌握多学科理论、综合素质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该加强专业建设,甄选教材,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也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加速跨境电商专业建设。

5.2 规范校企合作

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5.3 完善投入机制

应该完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运作与监管力度,使跨境电子商务的培养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以此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留职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寻求稳定发展必须要保证人才的稳定,因此,学校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使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效果更好,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困境。

5.4 跨境电子商务培养方案计划

道德养成平台基础理论平台职业发展平台入学教育军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专题讲座、社会调查和参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讲座、社会调查和参观)体育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思想道德考评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营销基础商务网站图像处理(PS)实训报关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市场营销学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管理学基础公选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ERP沙盘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基础网店运营与管理商务网站图像处理(PS)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常用工具软件网店运营与管理实训WEB程序设计基础华南城创客培训限选课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论文与答辩

6 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为高职院校的学科发展和学生的就业增加了一种选择。目前,该专业在职业院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课程体系。同时,职业院校要深人持续地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实训教学体系,优化实训条件,引人真实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应开展现代学徒制,利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资格考试推动课程体系不断走向完善。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