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
2018-10-22常海彦
常海彦
[摘要]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高效的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既有“教”的活动,也有“学”的活动。除了在课堂上的音乐教学实践外,教师还应该不断丰富和增加自己的专业音乐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构建学习情境,保障教学效率;同时搞好课堂互动,提高主体意识;引入教学游戏,做好模仿训练;做好实践活动,完善教学内容。
[关键字]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打造策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一直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细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一、构建学习情境,保障教学效率
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开启有效教学之路的金钥匙。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不能过于抽象,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没发育完全,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这一问题。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设置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最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和动力。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等融合在一起,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多媒体音乐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良好、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如在教学《江南好》这首歌曲时,我是这样为学生设计情境的: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江南的一幅幅美丽画卷,还让学生欣赏一个二分钟左右的介绍“江南水乡”到“鱼米之乡”的小视频,当学生看到视频和图画时必定想去游玩,以此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兴趣。然后,我再带学生一起进行《江南好》这首歌的学习。构建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带着感情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来,当学生爱上音乐后才能学好音乐,那样才能打造一个和谐、高效的音乐课堂,才能切实提高音乐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不足,大大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搞好课堂互动,提高主体意识
小学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其它学科的知识可能大多数是靠教师的传授完成的,但音乐课堂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慢慢接触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就要和学生搞好互动,在互动中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点拨者、启发者,而不是完全的知识传授者。因此,要想做好课堂互动,教师就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采取提问题,随机点名让小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或者容易的音乐,在讲完这节课的歌词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让他们个体进行演唱或者领唱。
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节时,我没有一上课就教学生唱这首歌,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歌词和节奏的奥秘。我为学生出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先把歌词“(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这一句按节奏朗读。教学生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识谱,在本节课以前我已经教给学生识谱的知识,这一节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动脑学习音乐知识。当问题出示以后,我再和学生讨论这一内容。在教师和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还学习了真正的音乐知识,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
三、引入教学游戏,做好模仿训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更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特点精心准备教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爱玩、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引入一些教学游戏,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需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大自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样的教学题材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机会,因为亲近自然的游戏是学生最向往的。为了做好教学游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让学生在游戏化的模仿训练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音乐课本教材的内容,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游戏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承担责任意识。
如在教学《欢乐谷》这一章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画音乐,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小铃、沙球、三角铁等课堂中常见的音乐器材来模拟他们熟悉而喜爱的动画音乐。当学生发现自己能模仿出各种音乐来都很快乐,因为这样的音乐是由自己创作出来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人的。有的学生创造的音乐比较奇怪,不时会引来其他同学的笑声,当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后,都纷纷加入进来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大比赛,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游戏中锻炼自己的音乐模仿和创造能力。
四、做好实践活动,完善教学内容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音乐也不例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艺术特性,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万物复苏的时候去聽听鸟鸣,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去听滚滚的雷声,在硕果累累的秋天体验农忙的声音,就算到了冬天,也要让学生欣赏白雪纷飞的声音。学生只有关注生活,参与实践才能体会到音乐创作者的心理,才能感受音乐无处不在的道理。
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生活,我在音乐课的第三节课为学生展示了《虫儿飞》这一曲目。我先让学生仔细聆听,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也许学生说不出来,但我们依然要引导学生试着感受、试着尝试。当本次教学结束后,我再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那就是搜集两首或三首和实际生活或大自然相关的歌曲。这样的搜集过程其实就是带领学生从生活和自然中发现音乐的过程,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神奇,这样的音乐教学课堂才是丰富的、灵动的、高效的。又如在讲到《小雨沙沙》这一节课时,在学生学习完这一节课的歌词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雨和小雨分别是什么情形,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选定一个代表来回答。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比较好,学习的效率比较高,还可以准备一个乐器,让学生根据这些乐器为歌曲演奏。最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学习的感受,从而达到实践探究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的能力和发展的潜力,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容易接受的音乐教学方式开展音乐教学,引入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侯艳霞.谈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2]王红霞.谈如何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音乐大观,2013,(11).
[3]王春雷.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