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建设策略
2018-10-22石微
石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主渠道,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小组建设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关键,而小组建设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标志。建设好学习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一、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具备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定期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告诉他们学习以及生活中都离不开合作,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学会合作才会取得更长远的进步与发展。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正确的一个改革方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已经开展了有将近五年的时间,这几年的课改我全部都参与其中,学生的改变和取得的成绩我都尽收眼底,不仅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连学生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任务,还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个同学都觉得他是课堂的主人,都能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真正是与以前的单一授课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课堂经常是死气沉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很低下,而现在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变好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持续有效发展的前提是加强小组建设,小组建设是团结有效积极向上的,学生都能具有自觉的合作意识与自身带有的团队精神,怀着一颗为集体争光的信念、积极向上的心情,我们在小组合作的这条路上才会越走越远,我们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二、学习小组的组建
小组的组建,改变了我们之前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它可以利用小组的优势,在各个方面都发挥集体的长处,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以后,评价机制就一定得跟得上,这样每位成员都为了集体而奋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因为有了一种责任感。另外也可以进行组内帮扶,学习较好的同学帮助学习较差的的同学,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帮助不怎么爱说话的同学,可以使每个同学全面发展,达到互补互助的作用。
1.男女比例要适中
我们不仅要实质性的分组,还要在组内成员的整体布局上进行组排,男女生适当组合,男女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性质,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男生的思路比较敏捷,可以帮助女同学培养发散性的思维,而女同学比较认真仔细,可以帮助那些马虎的男同学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男女合作,共同管理小组,争取做到共同进步,取长补短,男女生间隔排座还可以使班级的纪律有所保证。
2.性格搭配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活泼外向,有的人内敛低调,所以,需要让这些同学的性格搭配,分组也要进行这样的安排。性格比较开朗的同學可以带领比较孤僻的同学,让同学之间相互影响,争取使每一个同学都学着以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敢于大胆发言。只有全班都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活跃,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更加高效。
3.强弱学科要搭配好
分组时教师要把同学之间的强弱学科搭配好,这样组内成员就可以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强势学科的同学可以帮助一些弱势学科的同学进行讲解,这样强弱搭配可以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整体的提高。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需要去观察,帮助解答疑难的工作,做好学科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个组的各个学科都要搭配好,做到取长补短。
4.座位安排要得当
组分好了,人员也设置好了,那么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座位安排的要合理,虽然只是一个座位,但是其中却有很多的科学道理,一定要用心慎重地排座。我班分座秉承的是优等生去带领学困生,让帮扶对象尽量挨着或者坐对面,我把这称为师徒结对,徒弟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请教师傅,便于学生互相讲题共同提高。要注意把爱说话和淘气的同学分开,组长要尽可能安排在组内的中间位置,有利于组长对全组成员的监控管理和带动。
5.进行适当的调整
分好的组并不代表就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阶段性观察,看清各组的学习情况,活跃的积极度,然后再进行重新的调整。如果有的小组太沉闷了,我会联合小组长们进行一次商议,人员重新设定一下,怎么有利于全组的共同发展和全班的共同进步,我们就怎样去进行调节。无论怎样分组,都不能打破分组的规律与分组的目的。
三、小组长的选拔与培养
组长就是一个组的领导者,对一个小组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选组长时也会尤为慎重。选拔要求要严格,学习成绩和品德要好,学习好可以帮助组内的同学学习,品德好可以提高他在学生当中的威信以德服人;自身能力的考察也是一方面,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也是必要的,在学校活动中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班级的活动能够组织得有声有色;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要外向,这样可以活跃组内同学的学习激情,使同学积极参加到讨论与活动当中。另外,我们也会定期开班委会的座谈会,由班主任和班长对小组长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小组长可以说一下组内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惑,由我们一起共同商讨来解决,同时告诉他们要在纪律、卫生方面多监督组内的同学,该如何规范组内同学的行为,该如何去带动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
四、小组长的作用与职责
小组长要起好带头作用,因为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人物,小组长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形成组内良好的风气,这也是一个小组长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小组长还要管理好组内的各个成员,无论是他们的学习还是他们个人的自身行为,选拔小组长目的就是带领好组内的成员逐步进步,管理好组内淘气、学习差的同学。组内也可以设立小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评比,每位同学都互相指出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使他们能更加进步。小组长既然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需要每段时间观察组内同学近期的表现情况,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并跟老师沟通交流与反馈。老师与各个小组长进行商议,及时与表现较差的同学进行沟通,并给较优秀的同学相对的鼓励,组长也必须要做到和组内同学适时沟通与谈心。
五、小组的评价与考核
小组评价是小组建设的核心,也是小组成员团结向前的动力。评价工作虽是课程的收尾工作,却是决定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环节。客观有效公正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将小组评价机制落到实处尤为重要。至于具体的评价措施由班主任监督,组长讨论,组员参与的方式大家集思广益制定。我班以加减分制度来鼓励与监督学生的学习以及在学校的表现情况,班级分成六个组,学生的所有表现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卫生,都与小组的分数挂钩,这样荣辱与共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对他们的行为形成了很好的约束力。我班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每月还会来给明星小组和明星组员颁发证书和奖品,学期末学校各类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的评比基本都是在本学期的明星组员和明星小组中产生,并给颁发证书和奖品。良好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增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从而强化小组建设。教师要客观实际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问题,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条件,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蔡静.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杨鹏程.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J].考试(教研版),2007,(10).
[3]吴向丽.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