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8-10-22刘莉宏
刘莉宏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更加全面化。但是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依然存在着低效的问题,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实践新课改要求,以生为本,创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分析了以生为本创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高效
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的新教育理念,这对创建高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创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以生为本,认真备课,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备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要熟悉教材的章节安排,在完全理解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做到层次分明,即确定好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后,明确通过课堂教学要使全体学生必须掌握什么,大部分学生掌握什么,少部分学生掌握什么。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其次是备学生。课堂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也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所教学生的认知基础、性格习惯和个性差异,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再次是备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好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了解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综合以上两点设计教学活动了。教学活动包含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包含了课堂提问的设计,包含了教师预设的师生互动,是备课的中心环节。信息社会背景下,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参考优秀的教学设计,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二、以生为本,创设教学情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进行学习。例如教学《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童年时期的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比如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他们在童年生活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进行过哪些有趣的想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尽快投入课文的学习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以生为本,翻转课堂,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不妨尝试应用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朱自清的《匆匆》為例,这是一篇散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多个微课件。如新课导入的微课件:“同学们,你们即将小学毕业了,你们即将踏入新的校门,开始新的征程。你们有没有感叹过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呢?有没有感叹过时光的匆匆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通过诗意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来抒发他对时光匆匆的无奈。请先默读一遍课文,然后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的微课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回答课件中的问题来感知整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约23年。)讨论为什么作者不用23年,却要用八千,理解“头涔涔”“泪潸潸”的意思。如引导学生课堂练习的微课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录音后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要求学生以“日子”为主题,自创一首诗或写一篇文章,记录下学生或学生身边人的日子,再要求学生谈谈他们对此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制作好这些微课件后,将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微课平台,然后要求学生课前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这些微课件时间短、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不少。
综上所述,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认真备课,应用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永信.以生为本,动态生成:小学语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5(8).
[2]孙火丽.以生为本,点亮语文课堂: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J].语文建设,2015(14).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