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板书的功效性设计

2018-10-22张惠琴

新课程·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课程标准

张惠琴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果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统一的话,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更是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完美结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标准规范的板书这一项基本功,它既体现教师的业务素质的优劣,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板书,一方面能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老师的板书,写出工整规范的汉字来。因此,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设计的功效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更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程标准;板书设计;功效性

怎样的板书能够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怎样设计板书呢?下面我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力求精板书,拒绝零板书

随着新课程的普及,教学硬件的更新,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有老师认为板书没有用,多媒体完全可以代替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是寥寥几个字,或仅留下课题,甚至是零板书,这样的板书是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板书设计的满黑板,效果会更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設计精美的板书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所谓 “精板书”,指的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写,把课堂内容经过挑选或提炼,以恰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板书。这种板书可以摘录提纲,可以概括归纳,也可以运用图形示意、表格比较对照等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配合默契。这样的板书内容不要求多,但力求精,要突出重点,有规律性,学生的思路才会紧紧跟上老师的授课和课文的内容。这样板书才有深度,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讲究艺术,避免潦草

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教学进度,或者是课前没有设计好板书,上课时板书极为随意,字迹潦草,笔画写得含糊不清,学生只好推测和猜想。教师的字写得歪歪扭扭,既不美观又不工整,学生目睹其形,没有好感,久而久之,也将失去写好字的兴趣。所以,一手好的粉笔字,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黑板上的一笔一画都会变成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久而久之也会写出像老师写的一样漂亮的文字来。板书的文字美能使学生受其熏陶,好的板书就像画家笔下的一幅作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如果板画在黑板上的文字、图画等整体结构完整、布局合理,一定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板画,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在课前制作或收集图片,粘在黑板上,代替板画。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板书时运用色彩,使板书在黑板上能一目了然,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板书时可以运用与事物颜色相关的色彩,如写植物类的生字用绿色,写“白云”用白色,写“花”用红色,写“蓝天、大海”用蓝色,让学生通过这些熟悉的颜色,加深识字印象。板书时色彩的运用,还能体现课文内容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遵循板书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板书的艺术性而精心设计板书,能使学生学起来省时、省力、省事,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结构。讲究板书的艺术美,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注重激趣,杜绝仿照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板书让老师教书多了一份乐趣,让学生上课多了一份乐趣”。在教学中,那种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画,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要尽可能地运用板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有在公开课上才精心设计板书,平常教学中要么随手板书,要么从教学资料参考书上一抄了事。当然,教材中现成的板书是比较正规、标准的,含“金”量较高。但我认为,没有针对自己的教学在课前备课时设计好板书,没有关注学生,更没有课堂生成,这样的板书仍然是无效的。那么,针对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教学,绝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这基本功必须是在课前的精心设计和长期的书写过程中练出来。课堂教学的板书一定要书在点子上,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板书一定要激趣,教师在开始上新课的时候,把课文的标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分析课题的含义,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便集中到课程的中心问题上来,这便是点题激趣。其次,在语文教学中,黑板上的板书并不是老师的专利,由学生生成板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提炼关键词或画画或参与游戏,课堂效果自然很好,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板书,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板书,学生已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潜移默化地提高起来。

总之,为了充分发挥板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功效性作用,身为教师,不仅要灵活采用各种板书形式,而且要注意如何设计,加强书写、板图等基本功的训练。板书是一门学问,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探究,去设计,力求使板书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加一份亮色。

参考文献:

[1]李端果.小学语文教学板书研究[J].学周刊,2014(18).

[2]祝国祎.多媒体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板书[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课程标准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探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十年课改的回应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