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与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

2018-10-22冉莉君朱胜

商业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经济

冉莉君 朱胜

[摘 要] 从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概念及特征的研究、新经济的测度以及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出发,通过整理、分析、比较相关研究者的研究观点,对目前该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从整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濟的概念及界定还存在差异,新经济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对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就更为稀少。此外,在搜索和研读新经济有关文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对新经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我国应重视对新经济、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加快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学者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支撑,有效推动新经济的研究进程。

[关键词] 新经济;新经济特征;新经济测度;城市新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8-0041-02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从1991年4月-2000年5月,连续108个月美国经济出现的高增长、高盈利、低通胀和低失业并存的现象。人们称之为“新经济”。然而,“新经济”的基本概念、界定、口径和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在“新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对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新经济背景下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驱动要素组成,了解一个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强度,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国内外文献,较客观全面地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新经济和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和难点,为今后有关课题的研究提供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新经济的内涵

“新经济”这个词并不新,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一直在提“新经济”。但是,至今人们对“新经济”的含义都众说纷纭。美国《商业周刊》(1994)第一次提出美国已经进入一个生产力快速增长的时代—“新经济”时代。美国《商业周刊》主编Stephen·B·Shepard(1997)指出“新经济”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消除,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已经死亡,并不意味着股市摆脱了调整而永远上升,也并不意味着亚洲金融危机不再影响美国。还指出:“新经济”是指近几年来正发生的两大趋势:一是经济的全球化;二是信息技术革命[1]。

国外大多数学者从知识、信息、科技、创新等角度来认识新经济,认为新经济是知识、信息、科技、创新相互交叉互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1997年2月,克林顿演讲时说:“新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特别是以现代高新技术经济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2]

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从新旧经济对比的角度,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建立在传统价值观之上的,节俭、投资以及让自由市场自行发挥作用[3]。

纽约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的首席经济师Brucesteinberg从经济发展基本表现的角度将新经济定义为,基本的经济环境是优越的,增长是健康的,通货膨胀是低得觉察不出来的,公司的利润很高,实际工资增加[4]。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格鲁曼从股市的角度将新经济定义为,由于股市涨幅高所带来的人们感觉上的经济的美好。该定义得到欧洲、日本等国家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家的认同。

美国经济分析局局长J·Stcven Landefild和Barbara M·Franmcnni(2000)从经济形态的角度将新经济定义为,由于技术进步原因带来的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价格下降的现象,这些变化还表现为社会生产、分配以及经济运行方法的变化,因此,称新经济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相对于国外新经济的研究,国内对新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樊纲(2000)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将新经济定义为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某些经济现象;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还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大量局限,此外,发展中国家的“新经济”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旧经济”。

刘树成等人(2000)从5个不同层面定义了新经济:从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来看,新经济“新”在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从资金层面来看,新经济的“新”在于融资上的创新;从市场层面来看,新经济的“新”在于加剧了市场竞争;从政府层面来看,新经济的“新”在于政府在制定政策与制度方面的创新;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新经济的“新”在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微波化得到促进[5]。

虞学群(2000)从新经济的实质出发,把新经济定义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创新为核心、信息产业为支柱、全球为市场、网络为纽带。

陈宝森(2001)认为“新经济”应该定义为: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上,由技术和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以及以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为条件的经济增长方式[6]。

华民(2001)认为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为驱动力,以网络为生产工具。刘崇仪(2001)则认为“新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式,是社会大生产背景下,以高新技术、现代金融为基础,由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进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式。

王春法(2001)在肯定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一种技术现象的基础上,指出新经济更是一种新的技术,是经济范式的形成和发展。甄炳禧(2001)将新经济定义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他认为狭义的新经济主要涵盖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网络经济两个方面。广义的新经济则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球经济等多种经济发展的形态和模式,且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商业周期、国民经济内容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黄群慧(2016)指出“新经济”的本质是由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动新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活动,这些活动表现为人类生产方式进步和经济结构变迁[7]。黄征学(2016)指出21世纪的“新经济”是以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为依托,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以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绿色低碳经济等为重点,多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及其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8]。

马建堂(2016)将新经济定义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经济形态的变化,也即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的综合。

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的涵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而言,新经济的兴起于技术的发展、创新以及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新经济的涵义概括成:在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核心,网络为依托,新科技为动力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新经济的特征

人们对新经济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在新经济的特征上却达成共识:新经济具有与旧经济完全不同的特征。

佟福全(1998)结合具体情况,归纳出“新经济”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新经济中高科技的占比越来越大;二是经济增长伴随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三是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拉长;四是经济周期阶段性越来越不明显。

刘昌明(1999)认为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则趋向走低;二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经济扩张周期明显延长,而收缩期在缩短;三是经济增长涵盖美国各个不同的经济区。

陈宝森(2001)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变异是新经济众多特征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特征。他认为,在新经济的前提下,伴随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和企业利润提高、以及失业率下降,通货不会发生膨胀。

甄炳禧(2001)认为新经济是IT革命的产物,其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其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新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二是新经济以IT产业为主导;三是新经济以全球经济为导向。

黄群慧(2016)认为新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信息技术突破应用为主导形成的物理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相互渗透的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构成了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第二,信息数据作为独立的供给要素可获得性和流动性日益增强,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核心投入;第三,不断创新的社会分工形态和商业模式更适应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拓展了范围经济的优势,进而成为新经济的效率源泉;第四,以智能制造为先导,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是新经济的产业体系特征[9]。

(三)新经济的测度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新经济的测度研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是从互联网经济统计的测度研究和数字经济统计的研究这两个方面对新经济进行相关的测度。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与新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OECD也把对新经济的测度重点放在对数字经济的测度上。OECD构建了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来对数字经济进行测度。这套指标体系涵盖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4个一级指标(投资智能化基础设施、赋权社会、创新能力、ICT促进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岗位)38个二级指标。但是该套指标体系过分关注对ICT在商业中角色的测度,而忽略了ICT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的测度。

2.欧盟对新经济的测度研究

欧盟对新经济统计贡献最大的机构是欧盟新经济统计信息系统,该套统计信息系统指出,新经济的特征复杂,因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新经济对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的影响;二是ICT在新经济背景下的具体运用;三是新经济所带来的全球性竞争和全球化问题。该套统计信息系统在OECD新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更为详细的新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包括ICT与全球化、创新、特征与表现、宏观经济、能力和策略、扶持政策与设施6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此外,欧盟还编制了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DESI),该指数的由5个方面(人力资本、各国宽带接入、数字技术应用、互联网应用、数字化公共服务程度)30项指标计算合成,在此基础上发布了《Digitaleconomy & society in the EU》报告,并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云服务以及数字经济市场4个方面分析了欧盟成员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现状和将会面临的困难。

3.美国对新经济的测度研究

美国从1999年开始编制新经济指数,到2014年,形成了7份《美国新经济指数》报告。该报告将新经济定义为全球化、网络化、能动的、高风险知识经济,并建立了以全球化、知识工作、数字经济、创新能力、经济活力为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下还包含26个二级指标。该报告按照新经济的内涵特征对美国50个州的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排名。

4.中国对新经济的测度研究

中国目前对新经济进行测度的研究较少。财新智库(深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数联铭品科技公司2016年联合发布了一个新经济指数(NEI)。该指数由衡量不同时间同一区域各新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的时间纵比指数和衡量同一时间不同区域的新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横比指数所构成。NEI仅测度了发展较为靠前的城市,未能全面、综合的反映我国新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也没能提出发展新经济的有效措施。

国家统计局对新经济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新经济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新兴经济核算作为拓展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四)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

新经济竞争力具有知识经济竞争、信息经济竞争、创新经济竞争、以人为本的经济竞争和非线性增长经济竞争的独特性、价值性、延展性的主要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较少。2016年,赛迪顾问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业态,利用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数据等新方法对334个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估,并对前100名进行排名,得到了2016年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百强榜。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从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概念及特征的研究、新经济的测度以及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出发,通过整理、分析、比较相关研究者的研究观点,对目前该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从整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的概念及界定还存在差异,新经济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对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就更为稀少。

此外,在搜索和研读新经济有关文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对新经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首先,绝大部分有关新经济的研究都采取的是定性的分析方法,鲜有学者采用指标对其进行描述,仅有一两篇文献对新经济指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次,大部分对新经济的研究成果都比较类似,都是从新经济的概念出发研究,缺乏创新。再次,对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太少,由于缺乏统计指标、相关数据,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成为研究的难点。

由于我国新经济研究起步较慢,研究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比如新经济研究指标体系在我国还尚未建立,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还未建立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只能从一些外围指标或是通过经济形势进行一些主观上的判断。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对新经济、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加快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学者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支撑,有效推动新经济的研究进程。

[参考文献]

[1]Stephen·B·Shepard.1997:The New Economy:What It Really Means.Business Week,Nov.17,1997.

[2]陶德言.知識经济浪潮[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5.

[3]经济日报工商部.新经济革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刘昌明.论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原因及其走势[J].发展论坛,1999(2).

[5]刘树成,李实.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J].经济研究,2000(8):3-11.

[6]陈宝森.对美国“新经济”再认识[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6).

[7]黄慧群.“新经济”基本特征与企业管理变革方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7.

[8]黄征学.到底什么是新经济[J].中国经贸导刊,2016:41-43.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新经济
于英涛:为“新经济”跨界再战
新经济形势下解析电力经济营销管理策略
新经济形势下解析电力经济营销管理策略
新经济背景下产品设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解读“新经济”
“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打造增长新引擎